有 3565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南翔
2022-07-06 9:46 星期三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要從萎縮走出來,假如有個方法好談,也跟面對習氣一樣的,絕對不能對抗。 越對抗,萎縮帶來的反彈越大,而反彈造出來的萎縮也會越大。 建立一個新的迴路,反而才是最好的方法。 而造出新迴路最簡單的方法,也只是看到自己的萎縮、看到自己的反彈。 只要可以看到自己的反彈,同時覺察自己的萎縮,自然為這個迴路踩了一個剎車,在周邊造出了一個空檔,讓我們有多的選擇。 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做。 假如有反彈,也知道,就接受自己的反彈,就是這麼簡單…… 楊定一〈神聖的你〉 ** 楊定一博士親自帶領兩個月的「定在心」共修剛開始,我們所稱的共修,也只是每天早午晚給自己一點空檔做點溫和的拉伸,調整呼吸,打開「全部生命」App,找...
南翔
2022-05-19 2:02 星期四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修行」是「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我花了五、六年時間, 學習如何去和情緒、和嗔恨溝通, 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 我發覺,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 我們其實根本不認識自己的情緒, 因為不認識,所以覺得煩惱很可怕。 而「修行」, 就是「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大寶法王 01 修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和煩惱 修行,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情緒,當我們能歡喜的與情緒溝通,降服煩惱時,才是真正的修行。 當談到「修心」、「調伏自心」時,很多人會帶有誤解,認為「修持」代表就是放棄俗務、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 另外的誤解,則是認為修行是在「壓抑痛苦」,當心中過於痛苦時,...
南翔
2022-05-05 10:28 星期四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踐行七個基本態度,讓人生開出正念之花 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教授在《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一書中,系統的提出了正念練習的7個基本態度,它們構成了正念練習的主要支柱。 非評判(non-judging) 耐心(patience) 初心(beginner's mind) 信任(trust) 無爭(non-striving) 接納(acceptance) 放下(letting go) 即使你不是為了正念練習,你也可以去踐行這些態度,它們對我們日常生活品質、人際關係的改善,同樣有很棒的指導意義。 這些態度就如同土壤一樣,只有土壤肥沃,才能真正開出正念之花。 01 非評判 這是一個被...
南翔
2022-04-29 23:17 星期五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焦慮?4個練習放過自己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223?u ... 29-5099223
南翔
2022-04-27 23:33 星期三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一位強迫症患者按書中方法的練習】~

我这段时间感觉对待抑郁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以前抑郁一出现首先就是恐惧,然后就会想怎么老是这样,这到底怎么了,完蛋了,以后老这样没法生活了,然后就会陷入这种思维当中分析,越来越难受,。现在我接纳这些抑郁,保持平等心的对待,不再分析这些问题,就不会陷入太深,也不会那么难受,现在主要就是强迫症,现在练习黄庭禅接纳恐惧焦虑的能量,让它们都自在的存在,加了一个黄庭禅的公众号,在里边学习对待情绪的办法,先放松肩膀,然后观察黄庭的能量,不干涉,让它们都自在。
南翔
2022-03-26 18:06 星期六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新人報到
回覆: 19
觀看: 18839

Re: 新人報到

(讚)
apple奶奶 寫:自由
除了吃藥、打坐、冥想...等幫助自己身心放鬆之外
最好也能學習對焦慮症的正確認知
通常因對病的無知 而被病控制
了解它 是為了更懂得應對它
你參考穿越生命龍捲風的真實故事
或許有所啟示
也可打電話到愛心會專線索閱會刊
南翔
2022-03-20 1:58 星期天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新人報到
回覆: 19
觀看: 18839

Re: 新人報到

自由 寫:謝謝 apple 奶奶、鬆鬆和bagel的建議。
我目前打算先靠運動、冥想和閱讀相關的書籍、會刊,努力生活。
放假盡量出門走走。
目前最困擾的還是容易有負面想法,尤其是上班的時候。

你可以上網搜尋「情緒ABC」理論,它是一個很好的心理學理論,簡單明瞭,會讓你對心理學有所幫助的!
南翔
2022-02-17 14:02 星期四
版面: 強迫症專區
主題: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回覆: 1407
觀看: 283004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便是重生

睡前原諒一切
忘記身體的疲憊,不適
閉上眼睛,躺在床上
開始享受夜晚此刻的寧靜

睡前原諒一切
今天發生的所有的失誤,誤解
都發生了,都過去了
便接受吧

睡前原諒一切
每一個人都有她要走的路
相遇,總是伴隨著分離
要學會接受無常,放過自己

睡前原諒一切
不再回憶他人的錯誤,失言
不做情緒的垃圾桶
也不做負能量的出發點
不要起執著心

睡前原諒一切
你或許會回憶起許多往事
無論你回憶了什麼,好也好,噩也罷
醒來便遺忘,無需執著

睡前原諒一切
直到第二天太陽的升起
陽光將充滿你的房間
和你的靈魂

願你醒來之後
睜開雙眼
迎來重生
南翔
2022-02-17 13:56 星期四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新人報到
回覆: 19
觀看: 18839

Re: 新人報到

https://youtu.be/KlNd1lWGlZo
https://youtu.be/-MAs3CUQwfk
靜坐不難,難在堅持。
以上選一種,按照其述的方法做即可。
南翔
2021-10-23 17:53 星期六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回覆: 41
觀看: 28081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不要試圖克服兩者,要一個一個處理。我說,停止怨恨,並且接受怒氣。憤怒和怨恨有連鎖反應——你生氣,然後,你怨恨。然後,怨恨再轉為憤怒。你不是生別人的氣,就是生你自己的氣。你對自己生氣,這會導致對其他人的憤怒。你可能會生別人的氣,但屆時,一旦你的怒氣消退,你就會怨恨自己,覺得:“我怎麼能像那樣發脾氣呢?”所以,首先要接受的是,你發脾氣了。沒關係,只是不要因生氣而怨恨自己。這是你可以採取的第一步。 怒氣,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孩子,你常會很生氣。去觀察一個拿著玩具的小孩,只是把玩具從他們身邊拿走,看看他們的反應。他們整個人都在顫抖,他們會生氣。他們大喊大叫,但下一刻他們就正常了。孩子恢復正常不會...
南翔
2021-10-15 15:55 星期五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回覆: 41
觀看: 28081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無論是專注或觀,到最後也只是讓靜坐的人和注意或觀察的對象合一,融化到同一點。

身心合一,用意是淨化頭腦──讓我們無論身處外界人事的紛擾,或腦海裡念頭和情緒的雜亂,都可以集中注意力,讓身心回到諧振。用雷射光比喻,我們的雜念就像一般的光波,無論頻率、相位和方向都各自不同。

然而,身心回到諧振,就像雷射一樣,把念頭、情緒、種種身心反應落在同一個步調,一同起伏,往同一方向集中。這樣同步的集中,除了讓全身放鬆,還能提高運作的效率,反而得到一種最舒暢的休息,比睡眠更深入。

楊定一:為什麼要身心合一?最高效率的靜坐方法
https://reurl.cc/n55KzD
南翔
2021-10-12 22:59 星期二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內觀是什麼?~~療癒之路
回覆: 578
觀看: 182596

Re: 內觀是什麼?~~療癒之路

打開心中的纠结 禅修者並不知道思想也只是一個禅修所缘,沒有覺察到的話便會繼續打妄想,刚開始修習時當心意識到有妄想時,應回去覺知身體,例呼吸時覺知鼻的觸,觀身體時觀感受只是生起了自然灭去。實際上,思想並不是問題,它只是心的一種功能,也是禅修的所缘。每次覺察到心在打妄想的時候,我們也是在禅修,不要因為有妄念而障礙了你的禅修,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當下有覺知,知道自己正在打妄想。切記,不要去注意或跟随思維的內容,只需要知道心在打妄想,然後回到覺知身體的感覺上便可以,妄念漸漸會减少的。 人類善於思考,但郤往往被思想所纏缚,然而人類需要思考,想像,思維和觀察,才能使心住于一境,心住一境則思想停息,此時真理才能...
南翔
2021-10-06 20:47 星期三
版面: 互動關懷區
主題: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回覆: 41
觀看: 28081

Re: 這是一個好園地!

【堅持不間斷的練習,幫助我預防憂鬱症的復發】#二部曲​ ​ 中心的 #應佩芳 老師,曾經罹患憂鬱症。​ 他與我們分享,在與 #正念 相遇的這六年中,正念的智慧是如何幫助他走出憂鬱症,離開負面情緒與思考的迴圈。​ ​ 『以前沒學正念時,一旦開始憂鬱、害怕、焦慮的時候,我總希望它們趕快消失,最好不要再出現;這卻導致更多的厭惡感、罪惡感與無助感!​ ​ 現在,我學會 #允許這些負面情緒的出現,覺察它,因它的出現是來告訴我,它是需要被看見的,需要被安撫的,而不是去壓抑它或假裝沒這些事情……』​ ​ ​ 堅持不斷地練習,幫助佩芳預防憂鬱症的復發,​ 現在他也時常在中心的粉專帶領空中團練,相信夥伴們一定不...

前往進階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