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FB的互動情形~~
這是甄甄剛剛在塗壓牆的留言:
有認識一位朋友,最近說計劃去蘇州賣鹹鴨蛋,
因為她飽受人情冷暖,從年輕時經濟狀況不錯,
只要有朋友困難需要幫助,上百萬都不是問題.
連自家親人都無怨無悔,但..現在她自己遇到
了很嚴重的問題,反過頭來要向朋友調頭寸,
朋友總有理由推拖,這就是現實的人生,導致
她去錢莊借了上百萬,我看會死得很慘,所以
我想這樣的人生是無了生趣,她有這樣的想
法也好,免得到時被抓去砍手砍腳的;;;祝她
一路好走了........
這是甄甄傳一封訊息給網友的,網友傳給我:
他說那是他自己,他傳訊息告訴我,他說他去地下錢莊借錢,我複製他傳給我的訊息給你看。等等喔
這個人就是我自己....開自助餐的收入..還不夠忖錢莊的利息...對不缺錢的人來講..這沒什大問題....但對每個月要還9分利來講..我還活得下去嗎?還有民間上千萬的借款....您說....自助餐的收入還得了利息錢嗎?很多事...不是難不難...做不做的問題...是一睜開眼就是想今天怎麼辦? 不過這是我的問題,今天心情不好..謝謝您聽我說這些....感恩......
這是甄甄傳給我的訊息:
今天算一算上千萬的負債了,一輩子還不清,我對不起你們....我也不知怎樣處理了............
請大家給我意見,我該怎麼幫甄甄?我現在不知所措了,很抱歉!最近憂鬱病發,所以都沒上來留言,一上來就帶給大家困擾,真的很急!請大家幫幫忙!!拜託!!謝謝!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版主: 莊莊、apple奶奶、志工專區、高雄分會、台中分會、愛心會網路志工團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每個人能做的都很有限.
不要因此把自己陷入太深.
不是無情, 是無力.
每個人能做的都很有限.
不要因此把自己陷入太深.
不是無情, 是無力.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在通過生命的急轉彎時,
必須放棄自己的一部份,
讓新的東西進來……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也許和許多陌生人擦身而過
也許你會找一點意外的溫柔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也許會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
也許你會得到一點意外的收穫

曾經走過的,就不必再回頭
曾經擁有的,也不必怕失落

抬頭是星光燦爛的天空
腳下是各種方向的軌道

在通過生命的急轉彎時,
必須放棄自己的一部份,
讓新的東西進來……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也許和許多陌生人擦身而過
也許你會找一點意外的溫柔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也許會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
也許你會得到一點意外的收穫

曾經走過的,就不必再回頭
曾經擁有的,也不必怕失落

抬頭是星光燦爛的天空
腳下是各種方向的軌道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們只是宇宙上打轉的星球
在每個可能相遇的時刻分手
在每個可能遠離的時候回頭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陽光的道路會越來越溫暖
你的心情會被風吹的膨脹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狹窄的空間會越來越開闊
你的心靈會得到舒展



我們只是宇宙上打轉的星球
在每個可能相遇的時刻分手
在每個可能遠離的時候回頭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陽光的道路會越來越溫暖
你的心情會被風吹的膨脹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狹窄的空間會越來越開闊
你的心靈會得到舒展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呼吸即是財富,活著就有希望
《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珍惜生命座談會
(文 / 曾依秀)
指導單位:內政部
主辦單位:法鼓山基金會
協辦單位: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
主持人:葉樹姍
與談人: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黃春明 / 作家、導演
吳念真 / 導演、作家
李明濱 / 台大教授、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為了傳遞「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正確態度,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特於17日假圓山飯店國際會議廳舉行《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珍惜生命座談會,提醒民眾時時關心週遭親友,攜手同心,建立健康積極的生命價值觀與平安自在的生活環境。
以下是這場座談會與談人對話的部分精采內容:
一定有活路,再想一想
葉樹姍:曾經有過輕生念頭的人請舉手。謝謝,請放下。據非正式統計,自殺的念頭幾乎人人皆有過,只是原因不同。剛剛吳念真先生也有舉手,可不可以請你和我們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吳念真:在金門當兵時,有一天接到家裡來信,說因為沒錢付電費,一度被斷電,聽了已經很難過,私下借給蛙人部隊的無線電又因翻船遺失。我一方面擔心家裡狀況,一方面緊張可能面臨的軍法審判,又想到還有將近兩年的役期,那個晚上差點想不開,轉念之間,想到以後要做個有用的人,現在怎能被這些事情難倒?換個心情,事情最後也都解決了。
葉樹姍:在那個當下,如果有人點一下,或者自己後退一步,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是不是請黃春明先生也說說您的經驗?
黃春明:我以前在宜蘭羅東唸中學,被退學;轉到頭城中學,照樣退學;考上台北師範,也被退學;換到台南師範,還是被退學。最後到屏東師範,校長還調侃我:「你是『流』學生喔!不是出國唸書的『留』學生,而是四處流浪的『流』學生。」我跟父親和繼母的關係也處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自殺慢慢地醞釀著,常常胡思亂想,牛角尖越鑽越深,直到想起最疼我的爺爺。如果我死了,他一定會哭,想到他老淚縱橫的臉,我突然失去了自殺的勇氣,親情呼喚的力量,阻止我走上絕路。
葉樹姍:有時候人就是會卡在某個點上,動彈不得,忘記了「天無絕人之路」。不要以為只有「流」學生會想不開,我念北一女時,也因同學關係緊張,第一次有了輕生的念頭。請李教授說說自殺的成因有哪些?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
李明濱:自殺是一種醞釀的過程,最短一個月,最長數年,才會在壓力事件的誘導下發生。自殺者或多或少會透露其意圖,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行政院統計報告指出,去年有四千兩百八十二人自殺,自殺未遂的人卻是這個數字的十幾、二十倍,造成自殺的原因很多,親友過逝、失業、精神疾病等,只要我們提高敏感度,留意可能的跡象,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葉樹姍:不少爸爸媽媽甚至阿公阿媽會帶著自己的兒孫一起自殺,認為這樣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真的是這樣嗎?
聖嚴法師:這樣的新聞在媒體上屢見不鮮,活要一起活,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說法很奇怪,大家卻沒辦法理性地看破它。因緣有長有短,今天相聚,明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再相逢,誰說一起死,死後就會在一起呢?同樣地,活著的時候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誰又能保證,死後就會比較快樂呢?
珍惜生命,關懷尊重他人
葉樹姍:剛剛師父提到因緣,父母與孩子也是一種因緣。請問黃春明先生,您對生命的看法,有沒有因兒子過世而改變?
黃春明:碰一下螞蟻,牠會為了活命四處竄逃,只有人類最不珍惜生命,物質生活過得太好,生命力反而不強。但是,外人有時很難體會自殺者所面臨的掙扎,好比晉惠帝對饑民說:「何不食肉靡」一樣,情緒壞起來時,就像颱風、地震,擋都擋不住。男未婚女未嫁,本來就是有很多的可能,他因為三角戀愛想不開,我跟我太太都很心痛。可是,孩子三十年來都這麼乖,已經很難得,如果緊抓著他不放,未免自私了些,只有這樣來安慰自己。
葉樹姍:的確,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生者還是要繼續勇敢地走下去。請問李教授,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地震或颱風的發生呢?
李明濱:有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自殺身亡的人,生前均有間接或直接地向週遭的人透露此意圖,倘若此時能以同理心支持,積極聆聽,就有機會預防自殺的發生。自殺是一種徵狀,就像高血壓會頭痛一樣,你會叫病人不要頭痛嗎?生命教育真的很重要,社會大眾應透過學習或經驗,了解如何關懷彼此,尊重他人的價值觀,當身邊的人出現負面想法,就能夠適當地排解,協助他渡過難關。
葉樹姍:自殺者的家屬常會陷入自責之中,這種自責會不會形成另外一種循環?請吳念真導演和我們分享,父親、弟弟、妹妹相繼過世的心路歷程。
吳念真:我想我不會自殺,因為有太多的責任在肩上,只是每次遇到這種事,我都覺得自己很無能。那種無能感太強烈,最後只能自問:盡力了沒?最令人痛苦的是這樣好的因緣,一下不見了,照片拿出來,那麼燦爛的人,就是沒有了,生者所承擔的痛苦往往比死者更甚。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就是妹妹過世的那一天。那天我在太平間,媒體擠在外面,我不曉得他們要拍什麼。第二天我必須去馬紹爾拍片,還得先開記者會,聽媒體問無聊的問題。晚上,太太打電話來說養了十二年的狗死了,我站在馬紹爾的海邊,終於忍不住大吼:還有什麼,都來好了!當時,我不斷問自己:你是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能力所及的事情以調適心中的罪惡感。
葉樹姍:從無能到盡其所能的思考,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從小到大,我們不曾被教導怎麼去發展、訓練這種轉化與提升的功夫。請問師父,我們該如何找到生命的出口,鍛鍊這種本能呢?
聖嚴法師:由於對其他人有責任,再怎麼糟的狀況都能夠面對,生命因而產生價值。大部分的人都想有錢有權有名望有地位,卻很少人想過,有了這些東西,生命是否就能健康平安、幸福快樂。人生的價值是讓自己及相關的人平安幸福、健康快樂,不管一個人的際遇好不好,能力強不強,都能夠達成這個目標。每一個人出生都是有用的,不要妄自菲薄,老是鑽牛角尖,要是靜不下心,就體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慢慢調和情緒,便能夠漸漸遠離暴風圈,不受其影響。
解鈴還需繫鈴人,談媒體的社會責任
葉樹姍:如果媒體無意間推波助瀾造成自殺潮,該怎麼懸崖勒馬呢?
黃春明:媒體就像神燈裡的巨人,可以實現三個願望,等到願望實現了,卻沒把巨人收回去,我們就無法掌控他。有反生命的環境才有反生命的行為,媒體更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像水一樣,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明濱:媒體應該自律,別把自殺事件列為頭條新聞,照片不要放太大,遺書不要登得太清楚,不要詳述自殺的方式,也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自殺的原因真的很複雜,絕非「因感情問題跳樓自殺」幾個字就可以說明,應該要請專業人員配合做完整的界定分析,並刊登解決方案,例如衛生署自殺防治諮詢專線0800-788-995等等。
葉樹姍:李教授剛剛一直說不要怎樣,請教從事傳播業的吳念真先生,媒體「要」怎樣做?才能呈現生命本質?
吳念真:我做「台灣念真情」跟「這些人那些人」,就是想透過媒體說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告訴大家「敬業就是偉大」的道理。台灣的教育老是教大家怎麼做成功的人與偉大的人,卻沒有教大家如何做一個實在的人,好像我阿公講的:「還不知道怎麼用錢,就先教怎麼賺錢」。與其想說怎麼改變媒體,不如不被媒體影響來得實際。看電視不會讓你更聰明,也不會讓心情更好,不要看最好!電視關起來之後,反而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聯絡彼此感情。
重視生命教育,建立正確價值觀
葉樹姍: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怎麼轉?用心念轉,心念怎麼轉?以前我碰到困境的時候,師父就會跟我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碰到如意的事,反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正常,一下子我就轉過來了。師父是我的善知識,每個人也都能成為他人的善知識。我們可以去覺察,幫助別人成長,這就是生命教育。請問師父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聖嚴法師:這是大哉問!淺顯地說,每個人都是哭著出生的,很少有人是笑著出生的,代表著人一出生就必須面對種種挑戰,接受各式各樣的磨練。要人間像天堂很難,但是我們可以追求人間淨土。人間淨土哪來?從心裡來。想要履險如夷,要靠自己的智慧。經得起打擊的人,就會不斷地成長,渡過一個難關又一個難關。我們剛出生的時候天天哭,現在笑的時候多,哭的時候少,已經很好了!
互相幫助,生命因而更有價值
葉樹姍:有聽眾問道:面對癌症末期、醫藥無效的患者該怎麼辦?
聖嚴法師:為什麼覺得自己一定會死呢?醫生不是閻羅王,不是百分之百正確。這個時候,不要怕死,也不要等死;能做什麼就做,想吃什麼就吃。有人說:我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吃。我說:可不可以念佛呢?他說:念不出來。我說:可以在心裡默想嗎?他說:心裡太痛苦了,什麼也沒辦法想。我說:那我就請你的家人來幫你念佛。不管怎樣,你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用的。什麼用呢?你的家人沒有一個希望你早一點死,都希望你繼續活下去,如果能把生命放鬆,不要老想著死亡,也許就不會死。如果身邊有人發生這種事情,不妨這樣開解他。
葉樹姍:另有聽眾問道:多次自殺的憂鬱患者,該如何解開其心結?
李明濱:生病了就要治療,躁鬱症與憂鬱症患者不接受治療,有百分之十五的機率會自殺。無助無望的時候,心理跟生理是連在一起的,如果醫生說你六個月後會死,你就相信且沒有採取任何應變措施,六個月之後肯定會死。家屬應以同理心,積極聆聽,給予支持性的治療,自身情緒負荷不了的時候,便專心地以腹部呼吸,自然沒有煩惱。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多想兩分鐘 你可以不必自殺 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
《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珍惜生命座談會
(文 / 曾依秀)
指導單位:內政部
主辦單位:法鼓山基金會
協辦單位: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
主持人:葉樹姍
與談人: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黃春明 / 作家、導演
吳念真 / 導演、作家
李明濱 / 台大教授、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主任
為了傳遞「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正確態度,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特於17日假圓山飯店國際會議廳舉行《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珍惜生命座談會,提醒民眾時時關心週遭親友,攜手同心,建立健康積極的生命價值觀與平安自在的生活環境。
以下是這場座談會與談人對話的部分精采內容:
一定有活路,再想一想
葉樹姍:曾經有過輕生念頭的人請舉手。謝謝,請放下。據非正式統計,自殺的念頭幾乎人人皆有過,只是原因不同。剛剛吳念真先生也有舉手,可不可以請你和我們分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吳念真:在金門當兵時,有一天接到家裡來信,說因為沒錢付電費,一度被斷電,聽了已經很難過,私下借給蛙人部隊的無線電又因翻船遺失。我一方面擔心家裡狀況,一方面緊張可能面臨的軍法審判,又想到還有將近兩年的役期,那個晚上差點想不開,轉念之間,想到以後要做個有用的人,現在怎能被這些事情難倒?換個心情,事情最後也都解決了。
葉樹姍:在那個當下,如果有人點一下,或者自己後退一步,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是不是請黃春明先生也說說您的經驗?
黃春明:我以前在宜蘭羅東唸中學,被退學;轉到頭城中學,照樣退學;考上台北師範,也被退學;換到台南師範,還是被退學。最後到屏東師範,校長還調侃我:「你是『流』學生喔!不是出國唸書的『留』學生,而是四處流浪的『流』學生。」我跟父親和繼母的關係也處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的自殺慢慢地醞釀著,常常胡思亂想,牛角尖越鑽越深,直到想起最疼我的爺爺。如果我死了,他一定會哭,想到他老淚縱橫的臉,我突然失去了自殺的勇氣,親情呼喚的力量,阻止我走上絕路。
葉樹姍:有時候人就是會卡在某個點上,動彈不得,忘記了「天無絕人之路」。不要以為只有「流」學生會想不開,我念北一女時,也因同學關係緊張,第一次有了輕生的念頭。請李教授說說自殺的成因有哪些?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
李明濱:自殺是一種醞釀的過程,最短一個月,最長數年,才會在壓力事件的誘導下發生。自殺者或多或少會透露其意圖,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行政院統計報告指出,去年有四千兩百八十二人自殺,自殺未遂的人卻是這個數字的十幾、二十倍,造成自殺的原因很多,親友過逝、失業、精神疾病等,只要我們提高敏感度,留意可能的跡象,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葉樹姍:不少爸爸媽媽甚至阿公阿媽會帶著自己的兒孫一起自殺,認為這樣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真的是這樣嗎?
聖嚴法師:這樣的新聞在媒體上屢見不鮮,活要一起活,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說法很奇怪,大家卻沒辦法理性地看破它。因緣有長有短,今天相聚,明天都不知道能不能再相逢,誰說一起死,死後就會在一起呢?同樣地,活著的時候雖然遇到許多困難,但誰又能保證,死後就會比較快樂呢?
珍惜生命,關懷尊重他人
葉樹姍:剛剛師父提到因緣,父母與孩子也是一種因緣。請問黃春明先生,您對生命的看法,有沒有因兒子過世而改變?
黃春明:碰一下螞蟻,牠會為了活命四處竄逃,只有人類最不珍惜生命,物質生活過得太好,生命力反而不強。但是,外人有時很難體會自殺者所面臨的掙扎,好比晉惠帝對饑民說:「何不食肉靡」一樣,情緒壞起來時,就像颱風、地震,擋都擋不住。男未婚女未嫁,本來就是有很多的可能,他因為三角戀愛想不開,我跟我太太都很心痛。可是,孩子三十年來都這麼乖,已經很難得,如果緊抓著他不放,未免自私了些,只有這樣來安慰自己。
葉樹姍:的確,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生者還是要繼續勇敢地走下去。請問李教授,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地震或颱風的發生呢?
李明濱:有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自殺身亡的人,生前均有間接或直接地向週遭的人透露此意圖,倘若此時能以同理心支持,積極聆聽,就有機會預防自殺的發生。自殺是一種徵狀,就像高血壓會頭痛一樣,你會叫病人不要頭痛嗎?生命教育真的很重要,社會大眾應透過學習或經驗,了解如何關懷彼此,尊重他人的價值觀,當身邊的人出現負面想法,就能夠適當地排解,協助他渡過難關。
葉樹姍:自殺者的家屬常會陷入自責之中,這種自責會不會形成另外一種循環?請吳念真導演和我們分享,父親、弟弟、妹妹相繼過世的心路歷程。
吳念真:我想我不會自殺,因為有太多的責任在肩上,只是每次遇到這種事,我都覺得自己很無能。那種無能感太強烈,最後只能自問:盡力了沒?最令人痛苦的是這樣好的因緣,一下不見了,照片拿出來,那麼燦爛的人,就是沒有了,生者所承擔的痛苦往往比死者更甚。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就是妹妹過世的那一天。那天我在太平間,媒體擠在外面,我不曉得他們要拍什麼。第二天我必須去馬紹爾拍片,還得先開記者會,聽媒體問無聊的問題。晚上,太太打電話來說養了十二年的狗死了,我站在馬紹爾的海邊,終於忍不住大吼:還有什麼,都來好了!當時,我不斷問自己:你是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能力所及的事情以調適心中的罪惡感。
葉樹姍:從無能到盡其所能的思考,其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從小到大,我們不曾被教導怎麼去發展、訓練這種轉化與提升的功夫。請問師父,我們該如何找到生命的出口,鍛鍊這種本能呢?
聖嚴法師:由於對其他人有責任,再怎麼糟的狀況都能夠面對,生命因而產生價值。大部分的人都想有錢有權有名望有地位,卻很少人想過,有了這些東西,生命是否就能健康平安、幸福快樂。人生的價值是讓自己及相關的人平安幸福、健康快樂,不管一個人的際遇好不好,能力強不強,都能夠達成這個目標。每一個人出生都是有用的,不要妄自菲薄,老是鑽牛角尖,要是靜不下心,就體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慢慢調和情緒,便能夠漸漸遠離暴風圈,不受其影響。
解鈴還需繫鈴人,談媒體的社會責任
葉樹姍:如果媒體無意間推波助瀾造成自殺潮,該怎麼懸崖勒馬呢?
黃春明:媒體就像神燈裡的巨人,可以實現三個願望,等到願望實現了,卻沒把巨人收回去,我們就無法掌控他。有反生命的環境才有反生命的行為,媒體更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像水一樣,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明濱:媒體應該自律,別把自殺事件列為頭條新聞,照片不要放太大,遺書不要登得太清楚,不要詳述自殺的方式,也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自殺的原因真的很複雜,絕非「因感情問題跳樓自殺」幾個字就可以說明,應該要請專業人員配合做完整的界定分析,並刊登解決方案,例如衛生署自殺防治諮詢專線0800-788-995等等。
葉樹姍:李教授剛剛一直說不要怎樣,請教從事傳播業的吳念真先生,媒體「要」怎樣做?才能呈現生命本質?
吳念真:我做「台灣念真情」跟「這些人那些人」,就是想透過媒體說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告訴大家「敬業就是偉大」的道理。台灣的教育老是教大家怎麼做成功的人與偉大的人,卻沒有教大家如何做一個實在的人,好像我阿公講的:「還不知道怎麼用錢,就先教怎麼賺錢」。與其想說怎麼改變媒體,不如不被媒體影響來得實際。看電視不會讓你更聰明,也不會讓心情更好,不要看最好!電視關起來之後,反而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聯絡彼此感情。
重視生命教育,建立正確價值觀
葉樹姍: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怎麼轉?用心念轉,心念怎麼轉?以前我碰到困境的時候,師父就會跟我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碰到如意的事,反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正常,一下子我就轉過來了。師父是我的善知識,每個人也都能成為他人的善知識。我們可以去覺察,幫助別人成長,這就是生命教育。請問師父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聖嚴法師:這是大哉問!淺顯地說,每個人都是哭著出生的,很少有人是笑著出生的,代表著人一出生就必須面對種種挑戰,接受各式各樣的磨練。要人間像天堂很難,但是我們可以追求人間淨土。人間淨土哪來?從心裡來。想要履險如夷,要靠自己的智慧。經得起打擊的人,就會不斷地成長,渡過一個難關又一個難關。我們剛出生的時候天天哭,現在笑的時候多,哭的時候少,已經很好了!
互相幫助,生命因而更有價值
葉樹姍:有聽眾問道:面對癌症末期、醫藥無效的患者該怎麼辦?
聖嚴法師:為什麼覺得自己一定會死呢?醫生不是閻羅王,不是百分之百正確。這個時候,不要怕死,也不要等死;能做什麼就做,想吃什麼就吃。有人說:我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吃。我說:可不可以念佛呢?他說:念不出來。我說:可以在心裡默想嗎?他說:心裡太痛苦了,什麼也沒辦法想。我說:那我就請你的家人來幫你念佛。不管怎樣,你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用的。什麼用呢?你的家人沒有一個希望你早一點死,都希望你繼續活下去,如果能把生命放鬆,不要老想著死亡,也許就不會死。如果身邊有人發生這種事情,不妨這樣開解他。
葉樹姍:另有聽眾問道:多次自殺的憂鬱患者,該如何解開其心結?
李明濱:生病了就要治療,躁鬱症與憂鬱症患者不接受治療,有百分之十五的機率會自殺。無助無望的時候,心理跟生理是連在一起的,如果醫生說你六個月後會死,你就相信且沒有採取任何應變措施,六個月之後肯定會死。家屬應以同理心,積極聆聽,給予支持性的治療,自身情緒負荷不了的時候,便專心地以腹部呼吸,自然沒有煩惱。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多想兩分鐘 你可以不必自殺 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您好
您對朋友掏心掏肺的真情令我佩服
您為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令我動容
看著您深深為朋友的苦而心裡糾結
我知道您非常愛您的朋友很想幫忙
自己在憂鬱的身心狀態下仍盡全力
四處求助詢問希望能幫她脫離困境
兩肋插刀忠肝義膽的俠義行徑
在這世態炎涼的人世誠屬少見
我深深感動著
受苦的人當然能有幸福的權利!
前提是他自己必須找到痛苦的來源
理通造成痛苦的原因並親自轉念修正調整行為消除苦因
正如金剛經云:苦 集 滅 道
我不客氣的老實說
旁人能做的很有限
您努力付出那麼多的金錢時間陪伴關心
但若您的朋友沒辦法面對自己闖下的禍
就是大羅神仙觀音菩薩再世也無能為力
您付出的關心陪伴真情和愛已是世間最好的禮物了
剩下來的全看您朋友自己的努力了
由您的陳述我覺得她的金錢觀有很大的問題
您朋友的苦可說是她自己造成的
您是否知道原先佳境寬裕的她為何家道突然中落變得貧窮呢?
再來,經濟寬裕時也不能毫無節制的借人金錢吧?
必須審慎明辨對方需要借錢的理由再衡量自身的能力才給予協助
不該是打腫臉充胖子或是期望對方以後也得這麼慷慨大方對我們
當我們願意拿錢出去借人時就得要有拿不回來的打算了
我們無法苛求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對人
畢竟每個人都在不完美中學習
再者,她的愚昧造成了更大的困境
一個有理智的人就算被逼急了
也是不會去找地下錢莊借錢的
她當初一定不會不知曉地下錢莊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吧
欠下的龐大債務
只要有心面對不逃避 用這一輩子慢慢還
只要數目不是驚人鉅款 都會有還完的一天
若是真的欠下這輩子還不完的債務
那就得用這一輩子做牛做馬努力還債 能還多少是多少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了
May,世上所有人都在背負自己造的果
離苦得樂的方法確實是有的
但這要看人自己是否能堅持恆毅勇敢面對自己所闖下來的禍
旁人再心疼再緊張都沒有用
您給朋友的愛已經是這世上最寶貴的禮物了
您無法替朋友承擔她的苦痛
她只能靠自己想通靠自己走出來
所以不要再因為自己幫不上忙而覺得無力憂鬱了好嗎?
這樣我們也會心疼的
請您照顧好自己多愛自己一點好嗎?
願世上真有神佛能以光照耀您朋友的心
指引明路讓她能走出心中的陰霾突破人生的困境
深深祝福
您對朋友掏心掏肺的真情令我佩服
您為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令我動容
看著您深深為朋友的苦而心裡糾結
我知道您非常愛您的朋友很想幫忙
自己在憂鬱的身心狀態下仍盡全力
四處求助詢問希望能幫她脫離困境
兩肋插刀忠肝義膽的俠義行徑
在這世態炎涼的人世誠屬少見
我深深感動著
受苦的人當然能有幸福的權利!
前提是他自己必須找到痛苦的來源
理通造成痛苦的原因並親自轉念修正調整行為消除苦因
正如金剛經云:苦 集 滅 道
我不客氣的老實說
旁人能做的很有限
您努力付出那麼多的金錢時間陪伴關心
但若您的朋友沒辦法面對自己闖下的禍
就是大羅神仙觀音菩薩再世也無能為力
您付出的關心陪伴真情和愛已是世間最好的禮物了
剩下來的全看您朋友自己的努力了
由您的陳述我覺得她的金錢觀有很大的問題
您朋友的苦可說是她自己造成的
您是否知道原先佳境寬裕的她為何家道突然中落變得貧窮呢?
再來,經濟寬裕時也不能毫無節制的借人金錢吧?
必須審慎明辨對方需要借錢的理由再衡量自身的能力才給予協助
不該是打腫臉充胖子或是期望對方以後也得這麼慷慨大方對我們
當我們願意拿錢出去借人時就得要有拿不回來的打算了
我們無法苛求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對人
畢竟每個人都在不完美中學習
再者,她的愚昧造成了更大的困境
一個有理智的人就算被逼急了
也是不會去找地下錢莊借錢的
她當初一定不會不知曉地下錢莊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吧
欠下的龐大債務
只要有心面對不逃避 用這一輩子慢慢還
只要數目不是驚人鉅款 都會有還完的一天
若是真的欠下這輩子還不完的債務
那就得用這一輩子做牛做馬努力還債 能還多少是多少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了
May,世上所有人都在背負自己造的果
離苦得樂的方法確實是有的
但這要看人自己是否能堅持恆毅勇敢面對自己所闖下來的禍
旁人再心疼再緊張都沒有用
您給朋友的愛已經是這世上最寶貴的禮物了
您無法替朋友承擔她的苦痛
她只能靠自己想通靠自己走出來
所以不要再因為自己幫不上忙而覺得無力憂鬱了好嗎?
這樣我們也會心疼的
請您照顧好自己多愛自己一點好嗎?
願世上真有神佛能以光照耀您朋友的心
指引明路讓她能走出心中的陰霾突破人生的困境
深深祝福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結束了第二次化療醫程,非常感謝醫療團隊及關心、幫助我的朋友,給我的愛與鼓勵,深深打入我的心,讓我有信心與病魔抗爭下去,得了惡性腫瘤及長年重鬱的我,只有儘量用最樂觀態度與正面的信心與它抗爭,而且我有自信打倒病魔;因為我內心並無懼怕,更不會有太多的遐想,一切遵守醫生的指示接受專業的治療;讓細胞快速活絡、讓免疫力系統快速恢復、讓腫瘤消失,不在復發!
還是有經常進來看大家的留言,只是靜靜的看著,大家都很勇敢,也很努力設法打敗病魔,看了很感動!你們都是最棒的!
給自己加油!也為你們加油!
還是有經常進來看大家的留言,只是靜靜的看著,大家都很勇敢,也很努力設法打敗病魔,看了很感動!你們都是最棒的!
給自己加油!也為你們加油!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
妳的堅強與勇敢 , 我看見了 !
也相信 , 除了醫療進步能幫助到妳
還有 , 開朗的心與正向的思考
會對現階段的妳有很大助益 .............
化療後的不舒服 , 讓妳受苦了
凱兒希望 妳能順利的進行完醫師目前的安排
May 妳是勇者 加油 !

妳的堅強與勇敢 , 我看見了 !
也相信 , 除了醫療進步能幫助到妳
還有 , 開朗的心與正向的思考
會對現階段的妳有很大助益 .............
化療後的不舒服 , 讓妳受苦了
凱兒希望 妳能順利的進行完醫師目前的安排
May 妳是勇者 加油 !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寫: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們只是宇宙上打轉的星球
在每個可能相遇的時刻分手
在每個可能遠離的時候回頭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陽光的道路會越來越溫暖
你的心情會被風吹的膨脹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狹窄的空間會越來越開闊
你的心靈會得到舒展
謝謝.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寫: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們只是宇宙上打轉的星球
在每個可能相遇的時刻分手
在每個可能遠離的時候回頭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陽光的道路會越來越溫暖
你的心情會被風吹的膨脹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狹窄的空間會越來越開闊
你的心靈會得到舒展
謝謝.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好漂釀唷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不要害怕你的生命會結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 ----格雷斯‧漢森
有一個人搭船到英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驚慌失措,他看到一個老太太非常平靜的在禱告,神情十分的安詳。
等到風浪過去,全船脫離了險境, 這人很好奇的問這老太太,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
老太太回答:「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馬大,已經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家,二女兒叫馬利亞住在英國。剛才風浪大作時,我就向上帝禱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女兒,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那裡我都一樣,所以我怎麼會害怕呢?」
把命運交託上蒼,充實而用心的過好每一天。
最後由 May 於 2011-10-02 20:33 星期天 編輯,總共編輯了 4 次。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沒來由的罪惡感 別再自責了
2011/07/18 【聯合報╱李嘉修/國立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兼任心理師】
婉容(化名)就讀大三,容易焦慮,一緊張就頭痛與憂鬱情緒。她認為自己太敏感於別人反應,老深怕自己做錯什麼,時常心生懊悔、自責,令她困擾不已。
實際上,婉容多次擔任系上活動主辦人與社團幹部,表現與人緣都很好。但在活動或歡樂時刻結束後,一個人獨處時,心裡總會有股懊惱、內疚的感受,不斷擔心自己剛才所說的話、表現的行為,是否造成他人困擾,擔心別人認為她不對、不好,陷入低落情緒。
自我感覺不好、自責內疚、罪惡感,是憂鬱個案常見的負向情緒。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婉容出生單親家庭,身為長女,從小肩負照顧小弟、承擔家務等責任,陪著媽媽抵禦親友的嘲諷、分攤媽媽情緒,迫使自己提前成熟。
婉容為了彌補內在莫名的匱乏與罪惡感,過度委屈自我,常急於多為別人做點什麼,因此壓力過重。她也意識到,腦海中那如同鬼魅般縈繞不去,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聲音,使她難以真正開心起來。
引導婉容試著運用合理思考的技巧,讓她能體認到感覺不等同於事實,內在不足與愧疚的感覺就只是感覺罷了,不代表真的不好或做錯什麼事情。其次,就算說錯話或做不好,那又怎樣?
學習平心靜氣地思考,告訴自己犯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必然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提醒自己,你不可能也沒必要求取所有人的認同,那樣只會令自己心力耗竭,損己亦不利人。
俗謂:「助人為快樂之本。」事實上,快樂更是助人之本,當身心處於自在與平靜狀態下,才能夠有效且真正幫助別人,而不致於不自覺帶著自己的期待和情緒壓力,強加於他人身上,這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道理。
經過幾次諮商晤談,婉容頭痛頻率減低,憂鬱情緒也平靜不少。雖然長期養成的性格習慣,不易在短期內改變,她開始認知到,她不需要為了被愛與被認同,成為俘虜,重要的是,揮別內心沒來由的罪惡感。
2011/07/18 【聯合報╱李嘉修/國立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兼任心理師】
婉容(化名)就讀大三,容易焦慮,一緊張就頭痛與憂鬱情緒。她認為自己太敏感於別人反應,老深怕自己做錯什麼,時常心生懊悔、自責,令她困擾不已。
實際上,婉容多次擔任系上活動主辦人與社團幹部,表現與人緣都很好。但在活動或歡樂時刻結束後,一個人獨處時,心裡總會有股懊惱、內疚的感受,不斷擔心自己剛才所說的話、表現的行為,是否造成他人困擾,擔心別人認為她不對、不好,陷入低落情緒。
自我感覺不好、自責內疚、罪惡感,是憂鬱個案常見的負向情緒。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婉容出生單親家庭,身為長女,從小肩負照顧小弟、承擔家務等責任,陪著媽媽抵禦親友的嘲諷、分攤媽媽情緒,迫使自己提前成熟。
婉容為了彌補內在莫名的匱乏與罪惡感,過度委屈自我,常急於多為別人做點什麼,因此壓力過重。她也意識到,腦海中那如同鬼魅般縈繞不去,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聲音,使她難以真正開心起來。
引導婉容試著運用合理思考的技巧,讓她能體認到感覺不等同於事實,內在不足與愧疚的感覺就只是感覺罷了,不代表真的不好或做錯什麼事情。其次,就算說錯話或做不好,那又怎樣?
學習平心靜氣地思考,告訴自己犯錯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必然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提醒自己,你不可能也沒必要求取所有人的認同,那樣只會令自己心力耗竭,損己亦不利人。
俗謂:「助人為快樂之本。」事實上,快樂更是助人之本,當身心處於自在與平靜狀態下,才能夠有效且真正幫助別人,而不致於不自覺帶著自己的期待和情緒壓力,強加於他人身上,這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道理。
經過幾次諮商晤談,婉容頭痛頻率減低,憂鬱情緒也平靜不少。雖然長期養成的性格習慣,不易在短期內改變,她開始認知到,她不需要為了被愛與被認同,成為俘虜,重要的是,揮別內心沒來由的罪惡感。
~♥~May~♥~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Dear May
你po的文章很實用
實例引用可讓人借鏡
每個選擇推薦的文章 影片 圖片 書刊 或音樂...等
大都在映照著自己的內心
你最近不多說 以其他的方式表達
某種程度也能紓解情緒
看你平靜敘述自己正在對抗病魔
勇敢而正向
奶奶甚至覺得對你的心疼心酸 都該轉化為祝福和打氣

你po的文章很實用
實例引用可讓人借鏡
每個選擇推薦的文章 影片 圖片 書刊 或音樂...等
大都在映照著自己的內心
你最近不多說 以其他的方式表達
某種程度也能紓解情緒
看你平靜敘述自己正在對抗病魔
勇敢而正向
奶奶甚至覺得對你的心疼心酸 都該轉化為祝福和打氣

Re: 受苦的人也有幸福的權利
May,
謝謝分享.
謝謝分享.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