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療法

從自助 互助 到助人是最美麗的昇華
對象:恐慌症 焦慮症 憂鬱症 強迫症 心身症˙˙等體驗者 ,康復者 ,家屬 ,或關懷此議題的朋友.
宗旨: 開放此園地供網友彼此症狀討論, 經驗分享 ,情緒支持...

版主: 莊莊apple奶奶志工專區高雄分會台中分會愛心會網路志工團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josephy
熱心會員
熱心會員
文章: 186
註冊時間: 2008-06-29 23:55 星期天

認知療法

文章josephy » 2014-12-27 14:28 星期六

認知療法1/2 :





認知療法2/2 :




筆記 :

事件==>思考==>情感==>行為

認知療法即是改變思考(認知),想法有時是荒謬的,這種想法有時會引發極大或極小化的情感.

認知療法的本質 : 3M
M1 : 過度的歸納引發非理性的想法(極大或極小)
M2: 極大化==>非黑即白
極小化==>鑽頭角尖(隧道視野)
M3 : 虛構化==>過度自我,過度自責而無面對現實

情感推理==>自我選擇一種情緒使它合理化

更正自我價值==> 修正扭曲的想法,把問題真實看清
1.想法的結論與真實的關聯性為何?
2.這樣的推理是合理的嗎?確定他們有相關聯?
有忽略掉重要的事嗎?
**自我辯論,舉出證據及實際化,勿一昧放大(誇大)
作法
**放開思緒,打開視野,創造事實


認知療法1/2 :




認知療法2/2 :





認知扭曲與重整





拜倫 ‧ 凱蒂的 "功課" 指導原則

四個問句及反轉

使用以下的四個問句以及可選的附屬問句,把它們運用到你正在調查的信念上。回答問題時,請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深入內心思考。當你停止問問題時,探究的功效也停止了。

1. 那是真的嗎?(是或不是。如果不是, 直接跳到第三題。)

2. 你能確定那是真的嗎?(是或不是)

3. 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你是怎樣反應的,發生了些什麼?

‧ 那個念頭為你生活帶來的是寧靜還是壓力?
‧ 你的腦海中出現了關於過去及未來的什麼畫面,看著那些畫面,身體有什麼感覺?
‧ 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出現了什麼情緒?(參閱 thework.com/chinese 裡的情緒明細表。)
‧ 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出現了什麼樣的癮頭或癡迷?(你有行動於以下的:酒精、毒品、刷信用卡、 食物、性交、電視嗎?)
‧ 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你是怎麼對待場景中的那個人?你是怎麼對待其他人與你自己?

4. 沒有那個念頭時,你會是怎樣呢?
沒有這個念頭時,你是誰或你是什麼?

把那個念頭反轉過來。

敘述句即可轉向自己、轉向別人以及完全相反那面。找出至少三個具體與真實的事例,證明每個反轉對你在這場景下是真實的。

(在做每個反轉之前,先回到原句,然後針對原句進行反轉。不要再次轉一個已經反轉了的句子。例如:
「他不應該浪費時間」即可轉為「我不應該浪費我的時間「、」我不應該浪費他的時間」和「他應該浪費
他的時間。」注意:「我應該浪費我的時間」與「我應該浪費他的時間」是不正確的反轉;它們是反轉的反轉,而不是原句的反轉。)
「覺察」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我們只能覺察自己不能覺察別人。
對於一個人產生厭惡的感覺,是要看見自己為什麼不痛快、不舒服,因為我們不能解決別人的行為,只能處理面對自己。
「記憶』是選擇性的,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記憶、改變過去...............

回到「互動關懷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