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练习的要领
版主: 莊莊、apple奶奶、志工專區、高雄分會、台中分會、愛心會網路志工團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原来小到亳不起眼的不安種子,在不知不覺間發芽長大,腦袋越是思考,心中的不安越是增加,最後化為心魔朝我們襲來,这些是每個人一定遇到的經驗,處於这种狀態的時候,要先了解你為何不安?是別人的一句說話嗎?一件微不足度的事情嗎?還是你的人生方向很迷惘?或特然之間疾病來襲擊你時?總而言之,發現不安的真相後,應該立刻行動,解决問題,如果只是停留在原處,不知如何是好,事情永遠也無法解决,要面对不安的真實体驗,當下放得下,平時禅修的功夫,就用在不安上,行者才会知道,才会被發現,自已是如此的執著,看見執著才能夠知道自巳執在那了,有句禅語要表達的,飄浮在天空的雲,悠閒不受任何妨礙,溪谷与大河的水流一刻也不停歇,不断向前奔流,流動的水一样不带執著,自由自在的,行雲流水,持續修行才是你最應該做的事,不安也会自然消失,若是真的無能為力的話,不如先放下吧,時間会过去,一切在变在流動著,當你再回頭看,不安可能巳经消失,你对不喜歡的人也淡然了,正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禅修一定要有老師指導,才能令你用到方法,法是自巳要去求,而不是盲修或看書你会明白,要不然所有人郩看經論就可以了,為什麼要有四念處的禅修方法教導實踐,親自体証啊,凡夫会破壞佛法,只有聖者阿罗漢才会引令行者带向解脱道啊,例你跌下水里時,你是不会游泳的,一個会游泳的教練懂得救人和自救的,一個不懂游泳的,你想那個能救你啊,教練是聖者或阿罗漢,不懂的是凡夫啊,他跌下水連自巳都救不了,如何救人啊,因此,法是自己去求道,要有堅毅不拔的勇氣才能夠成就,世間事總做不完,但你還有很多時間浪費在俗務上嗎,求法修行如果你把它放在第一位,每個人都会有時間,只是你從未開始吧了,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有些人能夠在沒有人指導下入定,这是心專注于一境的結果,因為要看每一個人的波罗密,各有不同,也有人大喜之後進入禅定,这些並不罕見,更有些人只是更專注,就進入了禅定,禅修是一門心的科學,既然是科學,就可以解說和重復驗證,而且必須包括所有的心境,一些世俗的心態,思考,判斷,快樂,不悦,渴求,排斥等,这种心是经常處于二元狀態,这种狀態我們和外界是对立的,如果禅修無法帶來不同的体驗,那麼也無法使人感到滿足,透过禅那,自己所体驗到的高層次的心識狀態,显示,我們只是在这個世界,卻不屬於这個世界,我們知道,虽然有这個身体和心,我們仍然可以超越,这是為何佛陀教導每個人,透过禅那來證得內觀智慧的原因,在所有叙述解脱道的经文中,無不是從持戒開始,一直說到開悟為止,中間的禅那從來沒有遺漏过,有一点要提醒,禅坐不要急著想獲得喜樂的感受,相反的,自己只要遵循所選擇的方法去禅修,对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和適合的,並持之以恆,这样就夠了,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慢是根本煩惱的一種,樣樣都要跟別人爭的人,在用功時就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在修習時一定要調整和知道,要告訴自巳,修行是個人的事,不用比較,修行也沒有第一名第二名的,世間的某些利益也許可以用爭取或不合理的方法得到,但修行絕对不能,修行是要將自巳的整個心打開來看的,愈真誠地对待自巳的心,就愈能用到方法,把功夫用得好,俞是加一些東西進去,就愈冇法用功,因為修行是往內修,不是向外追求的,如果發現心是向外的,立刻回到觸感上知道,覺察著它調整过來,调整之後,知見就会發揮它的功能,將行者带到正確的目標和方向上去,所以不要因為煩惱和妄念的出現而覺得煩躁,從中行者才能夠看到真正的問題,妄念其實是在傳達很多重要的訊息和問題給我們,只是自已怎样看待它,接受它,明白它,所以不要怕妄念,面对它,給它过,就可以看到自巳的一些問題,包括不正確的心態和做作惡的業的种子,一旦看清楚了,知道問題在那,就作調整,一個修習者是不断要調整自巳的心的,如果連自巳的心意都看不見,就会跌入危險的狀態了,起嗔或惡的意向了,但是修行出了問題,煩惱沒有断,行者都会有这些問題,所以禅修時,都要覺察到自已的心態,有時只是一個很微細的作用閃过,就会把我們拉到另一個方向去,尤其是慢心,要知和調整,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掂量一下寬容与怨恨,何者对心带來真正的有利,再明智的作出選擇,修行人的心靈生活,也得包括許許多多處世的智慧才行,假使你的慈悲不包括你自己,也是不完整的,生活中需要培養对他人好心情和耐心,对你自已的心也一样,雲總是隨風飄流,不会違背風的方向,水也是往低處流,不会從低處往高處逆流,雲和水順應自然,人的命運也一样,接受,順應自然而生,像行雲流水,就能活得輕鬆自在,不要違抗自然法則,因此,疾病來時也一样,知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作為一個修習者,也要对自巳的方法用到了何種程度与狀態有清楚的覺察,不論功夫用得好不好,都要誠實面对自巳,在初階時,功夫用得不好,其實是很正常的,自巳就調好它,知道自已的心態心情很重要,方法用不上,那就先把其他條件都具足好,要知道之所以方法用不到,往往因為冇禅修的基礎,定力,因此,心会经常散乱不安,想放棄或者不能夠堅持,或者身体不舒服想放棄,而不是方法有問題,首先要把自已的心態調好,放鬆,心不要緊張,一些該放下,捨掉的雜務,許多的外缘事物,行者在用功時,先要把它們放下,息諸缘務,之所以要放下,是因為它們会障礙用功,再者,如果心里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在用功禅修的時候,也要學習先放下,而是當你集中專注在禅修時,就要先學習放下与禅修冇関的事情,覺知在所缘上知道是重点、禅修的每一個階段都各有不同,但重点和方法要用準,用稳而得定力,才能專心用功,在修習的过程中,同修和共修就会有力量,助缘是用功很重要的條件,可藉此產生相輔相成的作用,相較於自巳一個人用功,如果与同修一起用功,就会從同修善知識得到力量,鼓勵,甚至是警惕,这些都是用功过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和善缘。用功達到某個程度,其狀態就会自然顯現,而自巳也会持續堅持下去,至於初學者出現的狀態,很多偏向負面或不能堅持,那是因為平時積累的雜務太多,需要在用功的过程中逐步清理它們,这當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毅力和勇氣堅持,只要有用到正确的方法,每個階段都有進展,同時也是一個过度,如果是進度,表示行者在用功時,坐禅的功夫都有不断地在增進,是过渡,表示每個階段都要放下,这样行者才能持續努力,不断的向上努力,直至邁向道,向果,持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人在生命中總有一些令人困惑的難題,許多難其實很難得到最终極的解決,例如特如其來的疾病,或者意外,但在解決問題的过程中,我們卻能得到不断的成長,你会重新安排你的人生目標,生命從來就不是盲目的奮進,而是一個逐漸克服困難的过程,不得不提到的是,每個人都有著十分強大的精神力量,但如果我們的精神力量经常處於激烈爆發的狀態,比如生活中常見的爭吵和發怒,或者憂慮不安,那麼我們的心靈就会失去平衡,身心的疾病也自然会形成,而禅修,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看生活,去肯定它,從身心的失衡狀態中走出來,該做什麼就去做怎麼,永遠不要計較,不要想得太多,不然就会落入思想的罗網里而不得自由了,不論你是一個普通人,或是一個比較覺悟的人,誰都無法逃避生活中的自然法則,餓了就要吃仅,累了就要睡覺,人們所有痛苦的源頭在於無知,無明的網在那里?就在內心里,如果要突破的話,也應該是向內在去尋找,抱怨是冇用的,求神拜佛也冇用的,當你燃点了內在智慧的明燈,內心的黑暗就会被驅散,智慧能夠轉化逆境,不安和憂慮,所有生起的,都会灭去,如是的看,'心自然自由自在,也是主觀心念上的轉變,在禅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要將禅修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每天不論你坐了多少時間,好过不坐,培養正念太重要了,不然死結愈打愈多,每天能夠令身心鬆弛一下,令結使鬆開,給心靈一点空間,打坐成為了習慣,日行一善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禅修的態度和心態要正确,在禅修的修習中,切忌將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執著,攀緣,放不下,修行不是別人叫你修的,要有行持的行動,知道為何禅修,頁正的禅修者,知道有悟这样東西,但並不以悟境的貪求為修行目標,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種觀念,在修行的过程中,只是知,必須將概念妄念主觀的觀念放下,才能真正得力,一個真正修習的行者,重視过程,不重視目的,在修習的过程中,要用到方法,方法正确,精進不懈,勇往直前,所謂一摑一掌血,一步一腳印,每一下每一念,貼切知道,不容瞻前顧後,念念不断,從不断練習的过程中,体驗經歷都是自巳身心的呈現和感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堅持積累,持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真正的專注,就是正定,其實八正道就存在於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身體,而这條路徑,心智則行走於其中,在修習時,認識身心五蕴呈現的这條路径,並檢視,覺察,那麽所有的法都將揭露在你面前,心靈的路径極其簡單,不需多加解釋,放棄对爱恨的執著,接受事物的原貌,捨得放下,这就是在修行中所做的一切,不要试著成為怎麼,不要讓自巳成為怎麼,不要想抓住怎麼,也不要抗拒怎麼,當然有很多禅修方法和技巧能讓你達到三摩地,即止禅及毗婆舍那內觀禅的境界,但这些都將回到原点,讓一切维持它的本質,回歸到平静無波的地方,從現在開始?你試試看,你敢嗎?持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一個修習坐禅的修習者,要有健康和正確的心態,心是可以鍛鍊的,心的運作模式,轉化和用到方法,使心產生質变,以及知道心理系統的重要組成元素,以及如何穿越这些內心景觀,使行者的核心生命出現持久的改變,心健康与不健康的心態交相作用,因此有善与不善的意向往往在/心理情緒上下波動,大致有貪慾,嗔,憤怒,自我中心,恐懼,昏沉,这些是在內心地圖上不健康的狀態,相对之下,健康的狀態会抑制不健康的,反之亦然,平時生活上的各种反應是否轉向健康的心態,良善的心理質素,是修行道路上的標誌,禅修的目標是把健康的心態發展成主要的,持久的內心素質,也叫轉識成智,禅修者培養的定觀只要發展下去,持續每天培養,不健康的心態就会被抑制了,因此定觀是一齊的,如果只修定,出定後,不健康的心態可能强烈浮現,但是如果定觀平衡的發展,達到深觀時,会引發全然的轉化,能灭掉不健康的意向,禅修者的心最终可從各种貪嗔憤怒,恐懼,疑惑,和無明的不健康心態中解放出来,一個有毅力持久高深的修行人,体驗了信心,平静,喜悅,自在,輕安,善的意向的行者,会毫不費力地把健康的心理心熊穩固下來,成為心的力量,邁向四正勤,不善的意向令不生,善的意向持續生長,走向道与果,正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隆波的弟子
我們大家都喜歡號稱
自己是「隆波的弟子」,
那就得有點隆波的模樣。
隆波在還是居士的時候,
就開始持戒;心安住成為
「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即使走神或迷失也只是一瞬間,
立即就覺察到了。
如果我們成天不斷地迎合自己的煩惱,
卻號稱是「隆波的弟子」。
那是假冒偽劣品。
有機會就去做布施,
但不會沉醉其中;
讓持戒成為習慣性的常態;
每天訓練禪定,不放逸;
在眼、耳、鼻、舌、身、心
接觸所緣的時候,去發展智慧,
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
如果能做到這樣,
才算是名副其實的
「隆波的弟子」。
如果像隆波曾經做過的那樣去做,
我們就會看見隆波所看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要成為祖師大德的弟子,
不是通過遞交申請表。
在修行方面,
要想成為誰的弟子,
比如,我們尊崇某位高僧大德,
請求他收為弟子,想要效法於他,
那就意味著——要「傳承下去」。
如果是出家人,
可以稱為「傳承衣缽」。
倘若我們沒有絲毫隆波的特質,
每天只是遊戲人生,渾渾噩噩,
那就別吹噓說自己是「隆波的弟子」了。
那些有眼睛、有耳朵的人
就會笑我們「冒名頂替」的。
努力地覺知自己,
去探究隆波所領悟的東西。
有些人喜歡來求祝福:
希望我可以洞見隆波所洞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隆波只好反過來求你:
求你同時也去踐行隆波所實踐過的。
隨緣做布施,但不沉醉其中;
讓持戒成為常態;每天訓練禪定,
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在眼、耳、鼻、舌、身、心
接觸所緣之後,去開發智慧,
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
能做到這樣,才勉強算得上是
貨真價實的「隆波的弟子」。
如果去實踐隆波曾經實踐過的,
我們也會洞見隆波所洞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現今想要找到一個
領悟水平如同隆波一樣的人,
非常難找,太稀有了。
因為不太有誰是如同隆波一樣去實踐的,
戒、禪定、智慧都很薄弱。
我們想要領悟隆波所領悟的法,
卻不動手實修,
是不會有領悟的那一天的,
只是嘴上領悟而已。
真正領悟的人極為稀有。
在過去的這幾年時間裡,
隆波沒有遇到過。
我們想要獲得珍寶,卻不持戒,
不訓練禪定,不發展智慧,
永遠不會有得到的那一天。
如果只是一味祈求,比如
供養隆波一件袈裟,然後發願:
「隆波所領悟的一切法,
請讓我也能領悟到。」
隆波會毫不猶豫地回覆:
「隆波所實踐過的一切法,
請你也去實踐吧。」
用袈裟是無法換取「法」的,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法」交換。
我們一定要全心全力來傳承法,
要去深入地探究——
洞見身的實相,領悟心的實相。
修行要正確,而且量也要夠。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開示︰2018年2月18日
翻譯︰禪窗
我們大家都喜歡號稱
自己是「隆波的弟子」,
那就得有點隆波的模樣。
隆波在還是居士的時候,
就開始持戒;心安住成為
「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即使走神或迷失也只是一瞬間,
立即就覺察到了。
如果我們成天不斷地迎合自己的煩惱,
卻號稱是「隆波的弟子」。
那是假冒偽劣品。
有機會就去做布施,
但不會沉醉其中;
讓持戒成為習慣性的常態;
每天訓練禪定,不放逸;
在眼、耳、鼻、舌、身、心
接觸所緣的時候,去發展智慧,
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
如果能做到這樣,
才算是名副其實的
「隆波的弟子」。
如果像隆波曾經做過的那樣去做,
我們就會看見隆波所看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要成為祖師大德的弟子,
不是通過遞交申請表。
在修行方面,
要想成為誰的弟子,
比如,我們尊崇某位高僧大德,
請求他收為弟子,想要效法於他,
那就意味著——要「傳承下去」。
如果是出家人,
可以稱為「傳承衣缽」。
倘若我們沒有絲毫隆波的特質,
每天只是遊戲人生,渾渾噩噩,
那就別吹噓說自己是「隆波的弟子」了。
那些有眼睛、有耳朵的人
就會笑我們「冒名頂替」的。
努力地覺知自己,
去探究隆波所領悟的東西。
有些人喜歡來求祝福:
希望我可以洞見隆波所洞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隆波只好反過來求你:
求你同時也去踐行隆波所實踐過的。
隨緣做布施,但不沉醉其中;
讓持戒成為常態;每天訓練禪定,
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在眼、耳、鼻、舌、身、心
接觸所緣之後,去開發智慧,
探究名色身心的變化。
能做到這樣,才勉強算得上是
貨真價實的「隆波的弟子」。
如果去實踐隆波曾經實踐過的,
我們也會洞見隆波所洞見的,
領悟隆波所領悟的。
現今想要找到一個
領悟水平如同隆波一樣的人,
非常難找,太稀有了。
因為不太有誰是如同隆波一樣去實踐的,
戒、禪定、智慧都很薄弱。
我們想要領悟隆波所領悟的法,
卻不動手實修,
是不會有領悟的那一天的,
只是嘴上領悟而已。
真正領悟的人極為稀有。
在過去的這幾年時間裡,
隆波沒有遇到過。
我們想要獲得珍寶,卻不持戒,
不訓練禪定,不發展智慧,
永遠不會有得到的那一天。
如果只是一味祈求,比如
供養隆波一件袈裟,然後發願:
「隆波所領悟的一切法,
請讓我也能領悟到。」
隆波會毫不猶豫地回覆:
「隆波所實踐過的一切法,
請你也去實踐吧。」
用袈裟是無法換取「法」的,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和「法」交換。
我們一定要全心全力來傳承法,
要去深入地探究——
洞見身的實相,領悟心的實相。
修行要正確,而且量也要夠。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開示︰2018年2月18日
翻譯︰禪窗
Re: 内观练习的要领
事物本身不会造就苦,一切事物都只是事物,例一根刺,它是非常尖銳的,你不踩在刺上面,刺只在那,不会去傷害人,唯有你去站在它上面,你才会痛苦,所以,行者自已之所以会痛,都是自身招惹的,貪嗔痴是自招的,因你自已的心在跟它跑,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事物,誰招惹它,它都会反擊过來,因此,在禅坐里,只是知,妄想幻覺虚妄也不会去干擾任何人,只有迷妄愚痴的人才会去找刺的尖銳刺傷自已,自巳還未覺知,覺醒,一切有為法,皆是根據它們的性質而招感,所以佛陀說,寂灭為樂,如果修習者克服有為法,了知,認定和有為法的本來面目,既非我,也非我所,既非我們,也非他們,並了解到这些信念都只是我見時,有為法,便解脱自我的妄執了,所有我是我能我对你錯,如果你这样理解,那麼,你就是見解不正了,但當你不在乎,只是知,由它过,不黏著它我見,疑,戒禁取自動打破,如果你对自我不再懷疑,不管別人怎样說你,你都不在乎,因為你的心已經放下,巳安住於平静中,这样有為法就被平定了,因此,修行就在这兒了,佛陀只送行者到道的起点,如來只指出道路,但要自已行,自已去經驗,每一個过程本身都是道,只是你從未看見,或從未開始,從这一刻開始練習,每天給自巳最好的禮物,有在覺知覺察培養正念,每天都走在道上,持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