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 寫:南翔
冒昧請問你
做每件事都說"它就是如此”
用意是停止自己延伸其他的思考?
面對當時正在做的事情
那,這做法
能幫助停止焦慮是嗎?
工作時間有事情忙碌
所以不會亂想是這用意嗎?
亮亮~
內觀是教我們如實的觀察覺知接納當下這一刻的狀態, 尤其是"接納", 但光憑這樣跟官能症的人講, 是沒有用的, 每個人也知道要接納, 但問題是, 要如何接納? 除非是悟性極高的患者, 才有可能透過這三言兩語就接納了, 否則對大部份的患者, 是沒有效的. 因為, 不知道如何應用在實戰之中. 而周宏老師研讀內觀時,也跟許多人一樣, 覺得其理論極是, 非常適合將這個東方心理學套用在自己及其他官能症的患者身上, 但也是苦無操作方法, 因緣際會下, 發明了"它就是如此"這句話,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官能症朋友們方便操作, 且知道要怎麼操作,如此一來便容易接納多了. 所以, 在看到聽到想到時, 有任何的情緒念頭都在後面加"它就是如此", 說穿了, 其目的就只是要我們如實地"接納". "接納"當下這一刻中,所發生的任何好壞快樂悲傷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或事件~
(1) 做每件事都說"它就是如此”用意是停止自己延伸其他的思考?
A: 不是. 做每件事都說"它就是如此”, 是讓自己在這些中性無害的事件上, 練習"接納", 因為你不會為這些中性無害的是煩惱害怕, 所以你很自然的一下就"接納"了, 這是在症狀外的練習"接納". 倘若馬上就在症狀內練習"接納"或只在症狀內練習"接納", 練習是不夠的, 且往往症狀來襲時, 是伴隨著撕心裂肺的痛苦, 你永遠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下練習, 是要有堅強的意志力與耐力的, 再者, 之前說過只在症狀內練習, 訓練量是不足夠且不全面的, 所以要內外夾攻,效果才會好, 在症狀內外練習"它就是如此", 無非就是要我們"覺知"與"接納", 覺知就是覺得與知道一點也不神秘, 譬如說吃飯時,我們往往不加思索的看到甚麼就吃甚麼,不會想太多,很自然的就吃完了. 那如果我們慢下來停頓一下,跟自己說我正在吃飯, 我正在咀嚼, 我正在拿碗筷, 我正在夾菜, 飯菜是何味道等等, 這就是"覺知",一點都不神祕與複雜, 而當加上"它就是如此""覺知"與"接納"便都包含在其中了, 所以說"它就是如此" 是所有問題的答案一點也不為過. 但還是要記住不要一股腦的就往症狀裡頭衝, 很容易失敗氣餒痛苦的, 這就好比一位不曾打過籃球的人, 你馬上要他快速從後場推進到前場, 再來個胯下運球, 轉身過人, 急停跳投得分, 除非他是橫空出世的練武奇才, 悟性極高, 我知道有兩位是符合這樣條件的, 一位死了, 一位還沒出生. 所以我們當然是從看似無趣枯燥乏味的運球練習開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上手, 再來定點近距離投籃, 遠距離投籃, 定點跳投......等這些基本功熟練了,再把所有的動作連慣一氣呵成的做出來,日以繼夜的反覆操練,練到反射,這是症狀外練習; 到了比賽賽場,所有的強度又不同了,你開始要在有人防守下, 運球過人轉身傳球上籃跳投勾射樣樣都來,但你不會每次都成功, 你還有很多場比賽要打, 還有很多機會操作練習, 你成功的次數就會愈來越多, 這是症狀內練習. 沒比賽時, 你的基本功( 運球,投籃,傳球, 跳投, 體能) 還是不能荒廢, 還是要時時刻刻的練習(症狀外練習), 為了下一場的比賽(症狀內練習)做準備, 因此, 我們在無害中性的事件中練習, 是要累積我們的心理素質強度, 好讓我們在症狀來襲時, 更容易操作上手!!!
(2) 那,這做法, 能幫助停止焦慮是嗎?
A: 可以的. 你自己馬上就可試試看, 例如,你現在在客廳. 你可以這樣練習: 我坐在沙發上,"它就是如此",沙發是軟的,它就是如此,坐起來挺舒服的,它就是如此,顏色是黑色的,它就是如此,前方是電視,它就是如此,電視是長方形的,它就是如此,邊框是銀色的,它就是如此,我打開電視了,它就是如此,在播報新聞,它就是如此,新聞好無聊,它就是如此,我轉台了,它就是如此,裡面有三個人,它就是如此,這個人是胖的,它就是如此,那個人是瘦的,它就是如此,另一位是矮的,它就是如此,這是張桌子,它就是如此,這是椅子,它就是如此,是木頭做的,它就是如此,上面有雕花,它就是如此......諸如此類的這樣練習操作.
(3)工作時間有事情忙碌,所以不會亂想是這用意嗎?
A: 不是. 只是讓自己忙碌不會亂想,那只是轉移注意力,也是有效的,至少你不會一直被症狀困住, 跳不出來~
我們在工作時也念"它就是如此", 主要還是要訓練我們的平等心,覺知與接納, 我們往往就是不能接納,才會覺得痛苦, 所以"接納"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