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嬰惠喝采
發表於 : 2008-07-28 11:08 星期一
牧羊女彩繪成金低潮期靠畫自療 意外畫出人生契機
2008年07月23日蘋果日報
女人前半生,要從女兒、妻子、變媽媽,角色轉變劇烈,稍有差池,真教她不憂鬱也難!
黃嬰惠當了20年主婦,因娘家變故、丈夫事業受挫,她連帶跌落人生谷底,後來爬起,開始為家搏生計。
東試西試,竟然在畫畫,發現抒情自療的契機,一畫不可收拾,燈具、衣飾、空間,
都變成她畫布。
彩繪能賣錢,但她最在意、也最賺,是發掘自己從來不知的潛力,以及擺脫附屬、獨挑大樑的勇氣。
採訪╱蔡佳玲 攝影╱林鼎皓
絕對,絕對,不要輕忽低潮的力量。
「我這年紀的女人,除非很幸福,不然,都要開始尋找事業第二春。」牧羊女藝術工坊老闆、50歲的黃嬰惠觀察。「很多人會害怕。剛開始我也是,後來發現,隨便賺也有得吃!」
其實,她算特例。但現今的自信與豪情,卻是當初的低潮迭起所引爆。
平凡生活發生驟變
她20出頭結婚,隨丈夫赴日,自覺高中學歷不夠高,本想申請學校,卻意外懷孕,從此做了20年的家庭主婦。
當過愛心媽媽,輔導學習遲緩兒;也是賢內助,幫美術科班出身、轉作廣告噴畫的丈夫,照料生意。還是好女兒,在屏東開牧場的原生家庭,是她的依戀。
但圓滿世界,隨著生老病死、世事變化,逐漸崩垮。
「媽媽中午還和我通電話,晚上就在屏鵝公路,車禍身亡,爸爸重傷,弟弟悲傷過度,引發重病。」她形容,這場變故讓她心力交瘁。
之後,丈夫的噴畫事業,因房地產景氣下滑、電腦興起,「業務從50~60萬元,盪到5~6萬元、5000~6000元,孩子1個念高中,1個念國中,我真的很慌!」
她陪爸爸復健、為家計心急,原有的秩序,都在失控瓦解,終於重度憂鬱引發大恐慌,她4個月暴瘦10公斤。
醫好後,她去做義工,也設法分擔家計,曾做過內衣直銷,也差點去賣靈骨塔,還為憂鬱症患者,開過咖啡屋,後來收掉。
關渡晨昏景激創作
她玩過玉飾編織,因美感足、技巧佳,不少作品被朋友「脅迫」割愛。其中1件,朋友問她要賣多少錢,她收對方1000元,當晚高興得睡不著。
「丈夫的錢都在我手上,但我沒有價值感。反而是朋友給的1000元,讓我知道創作有人欣賞,自己也能賺錢!」她強調。
為了經濟,她賣掉台北市區房子,搬到關渡,晨昏景色的變化,讓她想起小時生長的牧場,一股衝動,拿起丈夫的顏料便畫,不久就在朋友的茶藝館開展。
「不知情者還問我先生:你怎麼從水墨轉油畫?」她笑稱,自己沒受過科班訓練,連插花都不愛一板一眼地剪插,因此畫的是粗略感動,不是細膩寫實。
後來搬到更偏遠的三芝,山路很黑,家裡多添購好幾盞燈。她嫌燈罩太素白,拿起彩筆又畫,從此多了項創作媒材。天分的亮光,連外人也看見,邀她參加金山國際景觀雕塑展,她開始賣畫,進一步被宜蘭傳藝中心相中,開起店來。
燈具衣飾皆成畫布
從主婦、畫家、變商人,最難調適是後者。
每次想關店,不服輸的個性又起:「燈可以畫,那麼衣服、帽子、提包、家飾也可以!」堅持每件都自己畫,試出顏料後,她甚至發揮主婦理家長才,幫人染畫屏風、抱枕、床罩等,做起空間、民宿設計。
「我從小喜歡扮家家酒,把房間弄得漂漂亮亮;現在經營這些,好像把自己生命的最原始,展示出來。」
她形容,人生探底的那一刻,會特別清醒,進而迸發一種覺悟,對她而言,是:自助而後人助。她用畫畫自助,發現低潮奪走安逸的生活,卻也賞她一個潛能全開的自我。
「我不希望經歷那些,才有今天的收穫。但遭遇無法選擇,只能接受。」黃嬰惠說。「這個過程,我曾害怕到不想活。但要活,就要從害怕中去經歷,才是勇氣!」
以上是蘋果日報的一篇報導 主角黃嬰惠是愛心會的資深志工 她也曾在愛心會網站以"牧羊女"幫助許多網友
讀完她的故事 希望能給目前還在徬徨困惑的病友們 一種鼓勵和啟示
親愛的嬰惠 我在遠方為你喝采 你收到了嗎?
2008年07月23日蘋果日報
女人前半生,要從女兒、妻子、變媽媽,角色轉變劇烈,稍有差池,真教她不憂鬱也難!
黃嬰惠當了20年主婦,因娘家變故、丈夫事業受挫,她連帶跌落人生谷底,後來爬起,開始為家搏生計。
東試西試,竟然在畫畫,發現抒情自療的契機,一畫不可收拾,燈具、衣飾、空間,
都變成她畫布。
彩繪能賣錢,但她最在意、也最賺,是發掘自己從來不知的潛力,以及擺脫附屬、獨挑大樑的勇氣。
採訪╱蔡佳玲 攝影╱林鼎皓
絕對,絕對,不要輕忽低潮的力量。
「我這年紀的女人,除非很幸福,不然,都要開始尋找事業第二春。」牧羊女藝術工坊老闆、50歲的黃嬰惠觀察。「很多人會害怕。剛開始我也是,後來發現,隨便賺也有得吃!」
其實,她算特例。但現今的自信與豪情,卻是當初的低潮迭起所引爆。
平凡生活發生驟變
她20出頭結婚,隨丈夫赴日,自覺高中學歷不夠高,本想申請學校,卻意外懷孕,從此做了20年的家庭主婦。
當過愛心媽媽,輔導學習遲緩兒;也是賢內助,幫美術科班出身、轉作廣告噴畫的丈夫,照料生意。還是好女兒,在屏東開牧場的原生家庭,是她的依戀。
但圓滿世界,隨著生老病死、世事變化,逐漸崩垮。
「媽媽中午還和我通電話,晚上就在屏鵝公路,車禍身亡,爸爸重傷,弟弟悲傷過度,引發重病。」她形容,這場變故讓她心力交瘁。
之後,丈夫的噴畫事業,因房地產景氣下滑、電腦興起,「業務從50~60萬元,盪到5~6萬元、5000~6000元,孩子1個念高中,1個念國中,我真的很慌!」
她陪爸爸復健、為家計心急,原有的秩序,都在失控瓦解,終於重度憂鬱引發大恐慌,她4個月暴瘦10公斤。
醫好後,她去做義工,也設法分擔家計,曾做過內衣直銷,也差點去賣靈骨塔,還為憂鬱症患者,開過咖啡屋,後來收掉。
關渡晨昏景激創作
她玩過玉飾編織,因美感足、技巧佳,不少作品被朋友「脅迫」割愛。其中1件,朋友問她要賣多少錢,她收對方1000元,當晚高興得睡不著。
「丈夫的錢都在我手上,但我沒有價值感。反而是朋友給的1000元,讓我知道創作有人欣賞,自己也能賺錢!」她強調。
為了經濟,她賣掉台北市區房子,搬到關渡,晨昏景色的變化,讓她想起小時生長的牧場,一股衝動,拿起丈夫的顏料便畫,不久就在朋友的茶藝館開展。
「不知情者還問我先生:你怎麼從水墨轉油畫?」她笑稱,自己沒受過科班訓練,連插花都不愛一板一眼地剪插,因此畫的是粗略感動,不是細膩寫實。
後來搬到更偏遠的三芝,山路很黑,家裡多添購好幾盞燈。她嫌燈罩太素白,拿起彩筆又畫,從此多了項創作媒材。天分的亮光,連外人也看見,邀她參加金山國際景觀雕塑展,她開始賣畫,進一步被宜蘭傳藝中心相中,開起店來。
燈具衣飾皆成畫布
從主婦、畫家、變商人,最難調適是後者。
每次想關店,不服輸的個性又起:「燈可以畫,那麼衣服、帽子、提包、家飾也可以!」堅持每件都自己畫,試出顏料後,她甚至發揮主婦理家長才,幫人染畫屏風、抱枕、床罩等,做起空間、民宿設計。
「我從小喜歡扮家家酒,把房間弄得漂漂亮亮;現在經營這些,好像把自己生命的最原始,展示出來。」
她形容,人生探底的那一刻,會特別清醒,進而迸發一種覺悟,對她而言,是:自助而後人助。她用畫畫自助,發現低潮奪走安逸的生活,卻也賞她一個潛能全開的自我。
「我不希望經歷那些,才有今天的收穫。但遭遇無法選擇,只能接受。」黃嬰惠說。「這個過程,我曾害怕到不想活。但要活,就要從害怕中去經歷,才是勇氣!」
以上是蘋果日報的一篇報導 主角黃嬰惠是愛心會的資深志工 她也曾在愛心會網站以"牧羊女"幫助許多網友
讀完她的故事 希望能給目前還在徬徨困惑的病友們 一種鼓勵和啟示
親愛的嬰惠 我在遠方為你喝采 你收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