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2 頁)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8 0:50 星期天
由 tonyday
五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肝木虛:恐懼
肝木實:發怒
肝木變動:握
心火虛:悲傷
心火實:大笑
心火變動:懮
脾土虛:四肢運動失靈,
脾土實:五臟不能安和腹脹,月經及大小便不利
脾土變動:噦
肺金虛:鼻塞,呼吸不利而氣短
肺金實:喘息,脹滿,仰息不得臥
肺金變動:咳
腎水實:腹脹,五臟不安和
腎水變動:慄
肝藏魂
怒則上氣(氣到滿臉通紅)
大怒神志迷惑不能自治
悲哀過度,影響內臟傷魄,人發狂,好忘事而不精明
陰囊收縮,筋脈拘攣,兩脅骨不能上舉
心藏神
喜則氣緩,喜樂過度,神氣外散不能收藏
驚恐或思慮過度,神明受損,心袪恐懼
失去主宰自己能力,肘膝髀部肌肉敗壞
毛髮憔悴,皮色枯槁,在冬季發生危險
脾藏意
思則氣結,憂愁過度
氣機閉塞不通暢,過度憂愁傷意
胸中悶亂手足不能舉動毛髮憔悴,皮色枯槁
在春季發生危險
肺藏魄
悲則氣消,悲太過傷及內臟
氣機竭絕而喪失生命,喜樂過度傷魄
魄被傷,神亂發狂,毛髮憔悴,皮色枯槁
在夏季發生危險
(這題提到神,心藏神,心屬於火,肺屬於金,金剋火,也就是,當肺被傷,無法克制心火,導致於神亂發狂)
(喘過不氣時,容易發脾氣,感覺快發狂)
腎藏志
恐則氣下,恐懼過度,神氣動盪不能收斂
大怒傷志,志被傷,記憶減退
腰背轉動困難,毛髮憔悴,皮色枯槁
在長夏季發生危險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8 1:13 星期天
由 tonyday
失去主宰自己能力-->可能是心的問題
人發狂,好忘事而不精明-->可能是肝的問題
記憶減退-->可能是腎的問題
可以透過中醫的調整
按壓相關的經絡也有些效果
例如
心的問題
相關的經絡是
屬火的經絡(心包經/心經/小腸經)
如果是因為 悲傷過度 導致於神亂,失去自主能力
肺藏魄,屬金
屬金的經絡(肺經/大腸經)
如果是因為大怒 神志迷惑不能自治
肝主怒,怒傷肝,屬木
屬木的經絡(肝經)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8 22:10 星期天
由 tonyday
失去主宰自己能力-->突然或是 維持一段時間 失去興趣,熱情,情緒 或是 感到有些絕望
人發狂,好忘事而不精明-->突然或是 維持一段時間 沒理由的感覺想生氣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8 23:59 星期天
由 tonyday
刺激相關的經絡 或是 中醫調整,有效過的話
表示 的確是由五臟 虛實 引起的問題
引起 五臟虛實的原因 可能是 外在的天氣引起 例如 突然變冷 或是 變熱 引起調適不良
或是 精神方面引起的
例如:某種情境下會引起 焦慮持續一段時間後
"驚恐或思慮過度,神明受損,心袪恐懼"
也就是 會傷到心火
驚恐 情志 屬 腎(水)
思慮 情志 屬 脾(土)
腎水反剋心火 (一般說 腎火大 剋制 心火)
刺激 心火,讓心火也變大 以達到平衡
恐懼時,推薦試試看刺激勞宮穴,讓心臟充血,如果有效,可以證明 目前情緒現象是因為腎火太大引起(腎發炎)
思慮過度,會傷害心火
因為 心(火)生脾(土)
子病累其母
思考 會 大量 消耗 脾(土)
脾火不夠 會 心(火)會來補助,因為 火生土
但是,當心火不夠補脾土時,腦袋就空空的啦,無法思考,想不出東西來,熱情熄滅,情感突然變淡
腦袋空空的時候,推薦試試看刺激勞宮穴,讓心臟充血,如果有效,可以證明 目前情緒現象是因為脾土太虛引起
(肚子餓過頭啦,反而沒食慾,因為脾火太低了)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9 0:11 星期一
由 tonyday
看完恐怖片,晚上不敢睡覺,推薦按壓勞宮穴 或是 按摩跟心臟有關的經絡
心事睡不著 推薦 試試看 按壓 神門穴
(神門穴也是跟心臟有關的穴位,可以用來洩心火)
(心火大,脾土也跟著大,火生土)
(脾火大,就會不自主的想事情)
(心神不寧,這個說法源自於黃帝內經"心藏神")
(這個方法 對於 習慣嚇自己才能安心的人 效果不是很長久)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09 22:27 星期一
由 tonyday
胃熱,反胃
胃屬土,胃火大可能原因
肝木火太小 或是 腎水火 太小
木生火,火生土-->木剋土
土生金,金生水-->土剋水
剋:差一個位置就會相剋,例如 木->火->土,土剋木
正常情況下,都是剛好平衡的
例如 土火 剛好剋制 木火的生長,
但是如果 土火太多 會照成 木火太小現象(剋制過頭啦)
或是如果 土火太小 會照成 木火太大現象(剋制不住啦)(木反剋土)
肝/膽屬木
心/小腸屬火
脾/胃屬土
肺/大腸屬金
腎/膀胱屬水
出現胃熱反胃(胃火大)的現象,表示可能
1.胃火大-->(胃發炎,反胃)
2.肝木火太小導致 沒有足夠能力剋制胃土火-->(肝虛,恐懼感....)
3.腎水火太小導致 土火有餘-->(腎虛,耳鳴,腰背腫脹感,水腫...土火有餘會覺得嘴裡口水有點甘甜....)
對策
1.洩胃火
火生土,土生金
按摩胃經如果效果不好,試試看 按摩心經 或是 肺經
飲食味道要淡,可以減輕胃的負擔
2.增加肝火
水生木,木生火
按摩肝經如果效果不好,試試看 按摩腎經 或是 心經
3.增加腎火
金生水,水生木
按摩腎經如果效果不好,是看看 按摩 肺經 或是 肝經
沿著經絡 輕輕敲打 或是 刮痧 或是 按壓經絡經過的穴道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2 0:29 星期四
由 tonyday
提到五行 在古時候 算是常識,算是國學,到了現代變成所謂的"國文,文言文"
更糟的是,居然不是從 萬經之始的易經開始教,搞得很難懂,不知原由
,而且,以西式去理解,很難解釋
(香港似乎已經把 漫畫版的易經 列入教科書了)
飲食方面,基本上是以五味,視情況吃
以下 是 五臟 vs 五志 vs 五行 vs 五味 的關係表
肝-怒-木-酸
心-喜-火-苦
胃-思-土-甜
肺-悲-金-辛
腎-恐-水-鹹
五行相生關係
木->火->土->金->水->木(重復循環)
五行相剋關係
(隔一個相剋)
木剋土
火剋金
土剋水
金剋木
水剋火
如果你 出現易怒 就不要再吃酸的,酸 會 增加 肝火,試試看吃點辛辣的,把氣散掉(金剋木)
如果你 出現亢奮 就不要再吃苦的,苦 會增加 心火,試試看吃點鹹的(水剋火)
如果你 出現焦慮 就不要再吃甜的,苦 會增加 胃火,試試看吃點酸的(木剋土)
如果你 出現憂鬱 就不要再吃辣的,辣 會增加 肺火,試試看吃點苦的(火剋金)
如果你 出現恐懼 就不要再吃鹹的,鹹 會增加 腎火,試試看吃點甜的(土剋金)
按照這個原理去試,如果有效,表示 的確是因為 該內臟出問題
外邪(病毒)會侵入身體的經絡
情緒 會 傷害內臟
盛怒 會傷害 肝臟
(物極必反,怒會讓肝火上升,盛怒會傷害肝臟)
(一個焦慮的人,屬胃火旺,此時故意激怒他,讓他的肝火旺,他的胃火就會下降了,減少焦慮
,不會同時出現焦慮(猶豫不定) 又 憤怒(已經認定事情不對) 的情緒
這是運用木剋土的原理
胃屬土,肝屬木,木剋土
胃火旺的表現 是焦慮
肝火旺的表現 是易怒
這兩種情緒 是不會同時出現的,說他是相剋也沒錯
長期亢奮 會傷害 心臟(小腸)
長期焦慮 會傷害 脾臟(胃腑)(沒胃口啦)
長期憂鬱 會傷害 肺臟(大腸)(幾乎忘記呼吸,大便不順)
長期恐懼 會傷害 腎臟(膀胱)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2 22:48 星期四
由 janetchen
挖~~
我最近也都在看這類的書籍,
五臟~~五行~~五色~~五志~~五味~~~五聲~~~五官----------------->對應腑臟
心~~~火~~~~紅色~~喜~~~苦 ~~~~笑 ~~~舌(過喜傷心)-------->大腸
肺~~~金~~~~白色~~憂~~~辛~~~~悲傷~~~鼻子 (悲傷傷肺)------>小腸
肝~~~木~~~~青色~~~怒~~~酸~~~呼~~~~眼睛 (怒氣傷肝)------>膽
脾~~~土~~~黃色~~~~思~~~甘~~~高歌~~~嘴四周 (過思傷脾)---->胃
腎~~~水~~~黑色~~~恐~~~鹹~~~~呻吟~~~耳多 (驚恐傷腎)----->膀胱
哈~我好像在背書,不過我研讀這類的書籍給我一個好處,
就是我會想去學習古人的養身之道,每次情緒快起來的時候我就會督促自己,
不行喔~~會傷到哪裡,再努力讓自己平復,
然後再按可改善的穴道,我先自我測試一下,
希望有一天能有成果可以跟大家分享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2 22:51 星期四
由 janetchen
tonyday 寫:提到五行 在古時候 算是常識,算是國學,到了現代變成所謂的"國文,文言文"
更糟的是,居然不是從 萬經之始的易經開始教,搞得很難懂,不知原由
,而且,以西式去理解,很難解釋
(香港似乎已經把 漫畫版的易經 列入教科書了)
飲食方面,基本上是以五味,視情況吃
以下 是 五臟 vs 五志 vs 五行 vs 五味 的關係表
肝-怒-木-酸
心-喜-火-苦
胃-思-土-甜
肺-悲-金-辛
腎-恐-水-鹹
五行相生關係
木->火->土->金->水->木(重復循環)
五行相剋關係
(隔一個相剋)
木剋土
火剋金
土剋水
金剋木
水剋火
如果你 出現易怒 就不要再吃酸的,酸 會 增加 肝火,試試看吃點辛辣的,把氣散掉(金剋木)
如果你 出現亢奮 就不要再吃苦的,苦 會增加 心火,試試看吃點鹹的(水剋火)
如果你 出現焦慮 就不要再吃甜的,苦 會增加 胃火,試試看吃點酸的(木剋土)
如果你 出現憂鬱 就不要再吃辣的,辣 會增加 肺火,試試看吃點苦的(火剋金)
如果你 出現恐懼 就不要再吃鹹的,鹹 會增加 腎火,試試看吃點甜的(土剋金)
按照這個原理去試,如果有效,表示 的確是因為 該內臟出問題
外邪(病毒)會侵入身體的經絡
情緒 會 傷害內臟
盛怒 會傷害 肝臟
(物極必反,怒會讓肝火上升,盛怒會傷害肝臟)
(一個焦慮的人,屬胃火旺,此時故意激怒他,讓他的肝火旺,他的胃火就會下降了,減少焦慮
,不會同時出現焦慮(猶豫不定) 又 憤怒(已經認定事情不對) 的情緒
這是運用木剋土的原理
胃屬土,肝屬木,木剋土
胃火旺的表現 是焦慮
肝火旺的表現 是易怒
這兩種情緒 是不會同時出現的,說他是相剋也沒錯
長期亢奮 會傷害 心臟(小腸)
長期焦慮 會傷害 脾臟(胃腑)(沒胃口啦)
長期憂鬱 會傷害 肺臟(大腸)(幾乎忘記呼吸,大便不順)
長期恐懼 會傷害 腎臟(膀胱)
五臟~~沒有胃
五臟(實心)~~心.肝.脾.肺.腎
六腑(空心)~~胃.膀胱.大腸.小腸.膽.三焦經
0.0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2 23:08 星期四
由 tonyday
恩
我想大家對胃比較熟悉,我也是
脾就很少人說了
發脾氣,牛脾氣,這倒是很說人說
但是,脾火旺 倒是感覺不太出來
胃火旺 倒是 很多人知道
為了方便說明
我通常會把她記成胃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2 23:27 星期四
由 tonyday
季節=春
顏色=綠
五行=木
六臟(陰)=肝
六腑(陽)=膽
五體=筋
五華=爪
津液=淚
五竅(五官)=目
春天,屬木,肝的季節,
發芽的季節
容易 出現 抽筋,眼痛的季節
三月顛(躁鬱症)的季節
對肺/大腸(金) 不利的季節
金剋木,木反剋金
對肝炎不利的季節
當你出現 抽筋,眼痛,生氣就會痛,可能是肝火大
可以試試看吃綠色的蔬菜
可以試試看按壓照海穴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3 23:28 星期五
由 tonyday
季節=夏
顏色=紅
五行=火
六臟(陰)=心
六腑(陽)=小腸
五體=脈
五華=臉
津液=汗
五竅(五官)=舌
夏天屬火,心的季節
長大的季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發芽)
木生火,火剋金
春天 如果 傷到肝木,到了 夏天 心火就不夠(木生火)
(心主脈,神寄脈,神明受損,心袪恐懼,失去主宰自己能力)
心火不足,會出現失神,喪失自我,出現恐懼情緒
可以試試看,按壓勞宮穴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4 0:36 星期六
由 tonyday
推估肺病可能發展
肺屬金
肺(金)虛 由 胃(土) 來補,因為 土生金
肺主悲,土主思,病人可能會出現 悲傷 焦慮的情緒
由於胃(土)火上升,相對的需要增加 肝(木)火來維持平衡
因為 木剋土
病人可能會出現 覺得想生氣,生氣就會覺得舒服(抵銷焦慮情緒)
因為 生氣 會 讓 肝(木)火 上升
但是,這不是正常現象,持續用肝(木)火,用完了
就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1.覺得莫名的高興
2.覺得莫名的恐懼
這是因為
肝(木)虛了,由水來補,水生木
或是
由心火來補,因為木生火,也可以反過來火生木
由心火來補,會出現莫名的高興
由腎水來補,會出現莫名恐懼
(感覺上 有點像躁鬱症)
不管如何,病人可能不會生氣了,因為肝(木)火用完了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1-14 9:25 星期六
由 tonyday
心悸,心跳加速,呼吸不到空氣,緊張,胸悶什麼怪毛病都有,一想到工作跟人說話就整個人焦慮到一各不行了-->
心悸,心跳加速-->心(火)實
呼吸不到空氣,緊張,胸悶-->肺(金)實
焦慮-->脾(土)實
心(火) 生 脾(土)
脾(土) 生 肺(金)
推估 是 脾(土) 問題
主要由 焦慮情緒引起
外邪(病毒) 會入侵經絡
情志 太過 會傷及 內臟
因為脾(土)實,也就是 脾火大
引起其他 相生 的 器官,心火 跟 肺火 跟著提高
推估 可能 解決方法
跟 脾(土) 相剋的器官 是
木剋土
土剋水
肝屬木
脾屬土
腎屬水
肝:
志主怒,味主酸,體主筋,五官為目
所以 推薦試試看
1.發脾氣看看
2.吃酸的
3.做伸展操
4.對 肝經 刮痧 或是 按壓 肝膽經相關的穴道
脾:
志主思,味主甜,體主肉,五官為口
所以 推薦試試看
1.將注意力轉移到耳朵,聽聽周圍有啥聲音
(正在思考的人,是聽不太到東西的)(耳 屬 水,土剋水)
2.減少吃甜的
3.對 胃經 刮痧 或是 按壓 脾胃相關的穴道
腎:
志主恐,味主鹹,體主骨,五官為耳
所以 推薦試試看
1.看恐怖片?!
2.吃鹹的
3.對 腎經 刮痧 或是 按壓 腎/膀胱相關的穴道
Re: 黃帝內經:情緒 vs 生理反應 的關係
發表於 : 2012-04-19 22:04 星期四
由 tonyday
先天的體質 影響到人的性格
就像是殘廢一樣
你只能 適應它
按佛家的說法,或是算命的說法,也許叫做業障,出世以來的課題
心肺陰虛體質
心主神,神不穩定,容易亢奮 及 憂鬱 (類似躁鬱症)
肺主魄,魄 是本能反映,也意味著 本能反應差,遲鈍,不懂自我保護或是保護過度(類似自閉或是 注意力不足,反應遲鈍的人...)
事情趕,心一急,容易得罪人,雖然是為公,但是,吃虧的還是自己
只要事情不趕,心神穩定,一切都很正常
這輩子的課題,也許是 學習如何安神,氣定
心怕熱,意味著不奈夏天
費怕寒,意味著不奈冬天
冬夏的養生,還要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