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皓皓ㄉ” 禪宗心理學”
發表於 : 2014-10-07 21:21 星期二
皓皓:
近日好嗎?
禪宗心理學
禪宗是佛教的最上乘法門,其心理學理論及訓練方法與現代心理學迥異,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當今雖有不少談禪的書籍,但是對禪宗的理解多有偏差,因而在實踐中沒有什麼用,本文主要介紹純粹的禪宗。
一提禪宗大家都知道要明心見性,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明心見性?什麼是明心見性呢?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中說,一般人為什麼有痛苦,是因為兩種原因:一、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的真心;二、是把攀緣心即妄心當成是真心。什麼是真心呢?佛說:“你看我的手是有開合的,但你的真心(能見的見性)是沒有開合的。有聲音你能聽得見,沒有聲音你也能聽得見,能聽到周圍寂靜無聲。你的心不會隨著聲音的生而生,也不會隨著聲音的滅而滅。”有人問黃檗禪師:“妄念來的時候,佛在什麼地方?”回答: “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快樂、痛苦、憤怒、自卑不是我們的真心,快樂來的時候我知道,快樂消失的時候我也知道,我的心不會隨著快樂的生而生,也不會隨著快樂的滅而滅。知道快樂生滅的這個,才是我們的真心。佛在《楞嚴經》中講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客塵”。就像來旅店投宿的客人,有的住一兩天,有的住三五天總是要走的,知道這些客人往來的店主(主人)是常住不動的。快樂、痛苦、恐懼等等思想、情緒來來往往就像來投宿的客人,而知道這些思想、情緒的是店主人。這些動搖的客人、客塵都是妄心,而知道思想、情緒變化的是主人公,即真心。一般人把思想、情緒認作是真心,佛陀稱為“認賊作子”。
禪宗直指人心,就是指出這個觀察者是真心。臨濟禪師上堂雲:“赤肉團上有個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又說:“大德,你且識取(認知)弄光影底(的)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學道之人)歸舍處。你四大色身(佛教認為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即氫元素、氧元素、鈣、鐵、鎂等)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你目前歷歷底,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這個能聽的沒有顏色、沒有形象、沒有大小、無頭無尾)若如是見得,便與祖佛不別。(以上是明心見性,見性一分鐘都不要)但一切時中更莫間斷,觸目皆是。(此為保任,也即在生活中時時注意這個能聽能說的)”大珠問馬祖求佛法,馬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大珠曰:“阿哪個是慧海(大珠自稱)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大珠於言下自識本心。後上堂,人問如何是佛,大珠曰:“清談對面,非佛而誰?”大梅禪師臨終前聞鼠聲,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諸人,善自護持。”此物是什麼?就是這個能聽的,不會是老鼠吧?裴休訪黃檗,黃檗喚裴休:“裴休”,裴休應諾。蘗曰:“在什麼處?”這個能聽的在什麼處?裴休一日託一尊佛像於黃檗前,跪曰:“請師安名。”蘗喚“裴休”,裴休應諾。蘗曰:“與汝安名完了”,休禮拜。唐憲宗問於鵝湖禪師,何者是佛性,湖對曰:“不離陛下所問。”大慧杲禪師云:“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知得來去處,方名學佛人。知生死的是誰?受生死的複是阿誰?不知來去處的又是阿誰?忽然知得來去處的又是阿誰?看此語眼眨眨地理會不得,肚裡七上八下,方寸中(心中)如頓卻一團火似的,又是阿誰?若要識取,但自向理會不得處識取。若便識得,方知生死決定不相干涉。”一會叫“生”的客人來了,一會叫“死”的客人來了,始終有個主人知道,故曰:“方知生死與主人公決定不相干涉。” “但向理會不得處識取。 ”懂與不懂皆客人,有個觀察者知道懂與不懂,要注意這個觀察者。我們平常注意力都放在客體上,當玫瑰花放在眼前時,我們只注意花的芳香、鮮豔,忘了還有一個觀察者---主體。什麼是客體?顏色、聲音、思想、情緒。主體也就是我,時時記住自己也行。稍有佛教知識的人都知道要無我相。我相是指一般人把身體和思想、情緒認作自己,這些均為客體,有一定心理訓練後會發現,一但將這些認作自己就會有煩惱。古德云:“是誰叫你拖著這具死屍來?”瑞岩禪師居丹丘這個地方,坐磐石,終日如愚。每自喚主人公,自複應答乃曰:“惺惺著,他後莫受人瞞。”不可被他人言句變相中瞞過。靈訓初參訪歸宗禪師,問:“如何是佛?”宗曰:“我向汝道,汝還信否?”訓曰:“僧人誠言,安敢不信?”宗曰:“即汝便是。”佛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明心見性並不像很多書上說的高不可攀,其實很容易,難的是一般人不敢相信,往往是一看又懷疑“這是我的真心嗎?”臨濟雲:“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尋一切境轉,被他萬境回換,不得自由。你欲得識祖佛嗎?只你面前聽法的是。學人信不及便向外馳求,設求得者,皆文字相終不得他活祖意。”疑和信皆客塵,別去排除懷疑建立信,要回頭看這個知道疑與信的是誰?剛開始保任會感到困難,這是由於我們長久以來攀緣客體,輕車熟路,對觀察主體生疏所致。對此只要堅持下去,也就熟能生巧了。遇障礙時千萬別去消除障礙,因為一會叫“障礙”的客人來了,一會又走了,知道障礙的才是店主人,要看他。剛開始保任時轉眼就忘了,同上理別管他。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往往很注意現在是否見效了,此時當問自己:“這個關注療效的是誰?”保任以似保非保為上,一般人容易盯得太緊太死,此時可放下一會再提起。
一個人剛明心見性並不能立即斷除煩惱,臨濟禪師說:“你還不能自救。”尚須時時保任。不過見性前想對付煩惱,卻不知如何應對,見性後開正法眼,知道該怎樣化解煩惱。見性前煩惱粗重有力,見性後保任一段時間,雖有煩惱但轉輕薄無力。禪宗在學道上,歷來都是持讀書無用論。書讀多了易將各種思想觀念認作自己,忘了主人公,對見性有影響,“知解門一開,悟門就關”。另外書讀多了易增長煩惱。20世紀上半葉,緬甸著名法師孫倫戒訓,不管你修得怎樣,一句話“它就是如此。”我若說:“師父,我現在還是不圓滿的,該如何辦?”回答:“對,它就是如此,你是不圓滿的。”我若說:“師父,我現在是圓滿的。”回答:“對,你現在是圓滿的。”餘早年初學小乘佛教沒幾天,被一位博學多聞的專家指出:“你那點工夫算什麼?離圓滿差得遠。”當時一聽信心頓失,內心焦慮差點就放棄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壇經》雲:“愛憎取捨謂之著相。”這位專家是在說:“你現在還處在不圓滿的低價值狀態,你要討厭它,捨掉它;有個圓滿的高價值狀態,你要愛要取。”用認知療法來分析,知道自己不圓滿是“誘發事件”,價值評價的介入,不圓滿、價值低是“自動思維、自主思維”,由此產生對高價值、圓滿的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產生苦的“感受”,為了消除苦的感受,產生“行為反應”,如筆者想放棄。在這四個過程中價值評價是關鍵。書讀得多的人,分別心重,煩惱也重。佛教唯識學,把價值評價稱為“比量”(對比、稱量的意思),臨濟雲:“愛聖憎凡,生死海裡去沉浮。”《莊子大宗師》稱:“古時候的真人,生不知道喜歡,死不知道厭惡。”因此在死亡來臨之前,就已經把死亡殺死了。可後來的道教追求長生不老,也就是生我喜歡,死我厭惡。不管他活多長總是要死的,當他死亡時都是被死亡所殺死的人。
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