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者:請問我們離開禪修中心之後要怎麼修行?
禪師:你們要怎麼在「外面」的世界過活?
你真的要走上修行之道,心就會想辦法。
惟有真正體悟到修行的珍貴,
心才會願意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輟。
除非打從內心深處真誠要在世間修行,
否則不管你知道多少法門,
都不會用來在「外面」修行。
心真正體悟到修行的利益,
就會安排時間想辦法把閉靜禪修時學習到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真正重視心的素質的人,
無論任何時刻都會一直觀察心的素質,
學習怎麼讓心保持在最好的素質中。
假設你能清楚有覺知的心和沒有覺知的心兩者素質的巨大差異,
你自然想越來越覺知。
這正是為什麼我經常問禪修者是否覺知心的素質,
是否能清楚看到心有覺知和沒有覺知的不同。
~德加尼亞禪師(Sayadaw U Tejaniya )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覺性(sati)是什麼?覺性是能夠記得。
能夠記得什麼?能夠記得身的狀態、心的狀態。
要想能夠憶起、能夠記得,一定有其原因——常常的看見。
比如:小時候的同學,幾十年沒見面,
再次見面已經形同陌路。
為什麼記不得?因為很久沒見。
我們與公司的同事或鄰居每天見面,
即便某一天他們出現在很遠的地方,
還沒看見臉,只見到走路的樣子,就知道他是誰。
為什麼能記得?因為常常看見,
即便沒有刻意要記住,有一天也會自然記得。
我們需要覺性來記得自己名色(身心)的境界或狀態。
什麼是境界或狀態?境界或狀態,就是真正生起的事物。
如果生起同樣的境界或狀態,就會呈現同樣的特徵。
比如生氣時——人類生氣、男人生氣、女人生氣、
老人生氣、小孩生氣、狗生氣、貓生氣,
都具有同樣的境界或狀態,心的感覺是一樣的。
害怕時——人類害怕和天神害怕也是同樣的。
做事情非常心急時——不同國家的人都呈現同樣的狀態或境界,
只是對此的稱呼不同。
真正生起的這些事物,就是境界或狀態。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uddhakulsomsiri)
《法談一︰中道》
http://media.dhamma.com/books/psn2016.p ... 1556760122
能夠記得什麼?能夠記得身的狀態、心的狀態。
要想能夠憶起、能夠記得,一定有其原因——常常的看見。
比如:小時候的同學,幾十年沒見面,
再次見面已經形同陌路。
為什麼記不得?因為很久沒見。
我們與公司的同事或鄰居每天見面,
即便某一天他們出現在很遠的地方,
還沒看見臉,只見到走路的樣子,就知道他是誰。
為什麼能記得?因為常常看見,
即便沒有刻意要記住,有一天也會自然記得。
我們需要覺性來記得自己名色(身心)的境界或狀態。
什麼是境界或狀態?境界或狀態,就是真正生起的事物。
如果生起同樣的境界或狀態,就會呈現同樣的特徵。
比如生氣時——人類生氣、男人生氣、女人生氣、
老人生氣、小孩生氣、狗生氣、貓生氣,
都具有同樣的境界或狀態,心的感覺是一樣的。
害怕時——人類害怕和天神害怕也是同樣的。
做事情非常心急時——不同國家的人都呈現同樣的狀態或境界,
只是對此的稱呼不同。
真正生起的這些事物,就是境界或狀態。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uddhakulsomsiri)
《法談一︰中道》
http://media.dhamma.com/books/psn2016.p ... 1556760122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無論在生命之中發生了什麼,
我們都可以感到快樂,即使是生病的時候。
一個未修行的普通人若是病了,心會郁郁寡歡。
而如果修行了,生病的時候就會看到是身體在病,
心並未一同染病,因為身與心是不同的部分。
要慢慢去訓練,
把所謂的「我」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
即使身體感到不舒服,心也仍然覺得舒適。
又或是在生命之中遭遇絕望的時刻,
比如丈夫或妻子有了外遇,那時感到失望,
一般人都會覺得非常苦,
但我們卻只有一丁點兒的苦。
因為我們已經洞見到這很正常,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
無論婚姻或是其它任何事物,都充斥著無常。
比如,泰國現在很多年輕人吸毒、濫交上癮之類的,
假如他們的父母並未修行,就會因而憂心忡忡。
可是如果開始修行就知道,儘管是自己的孩子,
我們也仍然無法掌控他們。
何以如此呢?
因為哪怕是自己的身心都無法掌控,
又怎麼可能掌控得了別人的呢?!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我僅僅只是一種幻覺》"
我們都可以感到快樂,即使是生病的時候。
一個未修行的普通人若是病了,心會郁郁寡歡。
而如果修行了,生病的時候就會看到是身體在病,
心並未一同染病,因為身與心是不同的部分。
要慢慢去訓練,
把所謂的「我」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
即使身體感到不舒服,心也仍然覺得舒適。
又或是在生命之中遭遇絕望的時刻,
比如丈夫或妻子有了外遇,那時感到失望,
一般人都會覺得非常苦,
但我們卻只有一丁點兒的苦。
因為我們已經洞見到這很正常,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
無論婚姻或是其它任何事物,都充斥著無常。
比如,泰國現在很多年輕人吸毒、濫交上癮之類的,
假如他們的父母並未修行,就會因而憂心忡忡。
可是如果開始修行就知道,儘管是自己的孩子,
我們也仍然無法掌控他們。
何以如此呢?
因為哪怕是自己的身心都無法掌控,
又怎麼可能掌控得了別人的呢?!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我僅僅只是一種幻覺》"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把 「正念」 帶在身邊,就像隨身攜帶 「手機」 一樣!
許多人都有一個習慣,
無論去哪里都要帶著手機,
沒有手機就無法生活。
出門時忘了帶手機,我們會害怕,
如果手機電源不足,我們又開始擔心。
修習正念時,
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修習帶在身邊,
就像隨身攜帶手機一樣,
正念不占任何空間,也沒有重量,
而且電源永不枯竭,
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要把修習帶在身邊。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許多人都有一個習慣,
無論去哪里都要帶著手機,
沒有手機就無法生活。
出門時忘了帶手機,我們會害怕,
如果手機電源不足,我們又開始擔心。
修習正念時,
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修習帶在身邊,
就像隨身攜帶手機一樣,
正念不占任何空間,也沒有重量,
而且電源永不枯竭,
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要把修習帶在身邊。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一歲,一年;一年,一幅畫。
一個人或許會在6歲就明白,人會死去;
也或許會在22歲知道,往前的動力竟然是貧窮;
或是在49歲時發現,睡上一晚好覺是再幸福不過的事;
也可能在74歲,才遇見適合相處餘生的伴侶。
晚安,這一生你學會了什麼?
總有一天你會懂,人生的大事,都在這些生活小事了
好書推薦《 #總有一天你會懂》http://bit.ly/322mKDA
-
本文經 NiHowfont / 旎好 同意轉載
追蹤 旎好IG nihowfont_
一個人或許會在6歲就明白,人會死去;
也或許會在22歲知道,往前的動力竟然是貧窮;
或是在49歲時發現,睡上一晚好覺是再幸福不過的事;
也可能在74歲,才遇見適合相處餘生的伴侶。
晚安,這一生你學會了什麼?
總有一天你會懂,人生的大事,都在這些生活小事了
好書推薦《 #總有一天你會懂》http://bit.ly/322mKDA
-
本文經 NiHowfont / 旎好 同意轉載
追蹤 旎好IG nihowfont_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涅槃身心智慧分享>
人是最容易忘掉病痛的,
哪怕當時再難受,一旦身體康復,
曾經的疼痛便會煙飛雲散,
也很難被人所回憶。
相比之下,由他人帶給自己的痛苦卻終身難忘
深究一下這一點,不過是因為身體的病痛,
是找不到其他代罪羔羊的,只能自己扛,
一旦扛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
痛苦一旦依附怪罪在另一個人身上,
別人不來幫自己一起扛,
就怎麼都忘不了。
想療癒由他人造成的心理創傷,
就要重新去解讀過去所發生的事,
當人對過去的解讀接近圓滿之時,
人便會減少甚至不再受創傷記憶影響,
認真地活在當下。
這也正是人需要身心成長和不斷更新自己的意義,
否則,很多的人生經歷
會因為得不到詮釋而無法消化,
有些創傷回憶會在人的心裏
重覆上萬次仍得不到開解,
這樣的心理負重會讓人停滯不前,
對於過往創傷
不要只拿“懊悔”去聯絡昨天,
要拿“領悟”去消化昨天,
要讓昨日過往變成今日和明日“有機”的肥料。
有些人總是流連重覆在舊回憶之中,
只是不斷看重播,了無新意,讓自己越變越舊,
像一件被蛀蟲鏤空的舊家具;
有些人在對過往經歷的領悟之中
找到活水,將創傷煩惱堆肥成菩提
若是想驗證一下自己內心
是否療癒了創傷回歸寧靜,
可以回憶一些人生中的重大經歷。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有悔”“有恨”,
那根本還算不上療癒回歸平靜
如果回顧後得出的結論讓人感覺到豐盛和溫暖,
那心是真的寧靜了。
豐盛感代表著心靈徹底的自我和解,
溫暖則是生出了智慧和感恩。
“忘掉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這句話的前提是
唯有被『領悟』的過去,才能成就未來,
“未來”的積極創造應該是一個人對自我所有的發生
洞察了悟的結果。
人是最容易忘掉病痛的,
哪怕當時再難受,一旦身體康復,
曾經的疼痛便會煙飛雲散,
也很難被人所回憶。
相比之下,由他人帶給自己的痛苦卻終身難忘
深究一下這一點,不過是因為身體的病痛,
是找不到其他代罪羔羊的,只能自己扛,
一旦扛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
痛苦一旦依附怪罪在另一個人身上,
別人不來幫自己一起扛,
就怎麼都忘不了。
想療癒由他人造成的心理創傷,
就要重新去解讀過去所發生的事,
當人對過去的解讀接近圓滿之時,
人便會減少甚至不再受創傷記憶影響,
認真地活在當下。
這也正是人需要身心成長和不斷更新自己的意義,
否則,很多的人生經歷
會因為得不到詮釋而無法消化,
有些創傷回憶會在人的心裏
重覆上萬次仍得不到開解,
這樣的心理負重會讓人停滯不前,
對於過往創傷
不要只拿“懊悔”去聯絡昨天,
要拿“領悟”去消化昨天,
要讓昨日過往變成今日和明日“有機”的肥料。
有些人總是流連重覆在舊回憶之中,
只是不斷看重播,了無新意,讓自己越變越舊,
像一件被蛀蟲鏤空的舊家具;
有些人在對過往經歷的領悟之中
找到活水,將創傷煩惱堆肥成菩提
若是想驗證一下自己內心
是否療癒了創傷回歸寧靜,
可以回憶一些人生中的重大經歷。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有悔”“有恨”,
那根本還算不上療癒回歸平靜
如果回顧後得出的結論讓人感覺到豐盛和溫暖,
那心是真的寧靜了。
豐盛感代表著心靈徹底的自我和解,
溫暖則是生出了智慧和感恩。
“忘掉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這句話的前提是
唯有被『領悟』的過去,才能成就未來,
“未來”的積極創造應該是一個人對自我所有的發生
洞察了悟的結果。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涅槃身心智慧分享>
人是最容易忘掉病痛的,
哪怕當時再難受,一旦身體康復,
曾經的疼痛便會煙飛雲散,
也很難被人所回憶。
相比之下,由他人帶給自己的痛苦卻終身難忘
深究一下這一點,不過是因為身體的病痛,
是找不到其他代罪羔羊的,只能自己扛,
一旦扛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
痛苦一旦依附怪罪在另一個人身上,
別人不來幫自己一起扛,
就怎麼都忘不了。
想療癒由他人造成的心理創傷,
就要重新去解讀過去所發生的事,
當人對過去的解讀接近圓滿之時,
人便會減少甚至不再受創傷記憶影響,
認真地活在當下。
這也正是人需要身心成長和不斷更新自己的意義,
否則,很多的人生經歷
會因為得不到詮釋而無法消化,
有些創傷回憶會在人的心裏
重覆上萬次仍得不到開解,
這樣的心理負重會讓人停滯不前,
對於過往創傷
不要只拿“懊悔”去聯絡昨天,
要拿“領悟”去消化昨天,
要讓昨日過往變成今日和明日“有機”的肥料。
有些人總是流連重覆在舊回憶之中,
只是不斷看重播,了無新意,讓自己越變越舊,
像一件被蛀蟲鏤空的舊家具;
有些人在對過往經歷的領悟之中
找到活水,將創傷煩惱堆肥成菩提
若是想驗證一下自己內心
是否療癒了創傷回歸寧靜,
可以回憶一些人生中的重大經歷。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有悔”“有恨”,
那根本還算不上療癒回歸平靜
如果回顧後得出的結論讓人感覺到豐盛和溫暖,
那心是真的寧靜了。
豐盛感代表著心靈徹底的自我和解,
溫暖則是生出了智慧和感恩。
“忘掉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這句話的前提是
唯有被『領悟』的過去,才能成就未來,
“未來”的積極創造應該是一個人對自我所有的發生
洞察了悟的結果。
人是最容易忘掉病痛的,
哪怕當時再難受,一旦身體康復,
曾經的疼痛便會煙飛雲散,
也很難被人所回憶。
相比之下,由他人帶給自己的痛苦卻終身難忘
深究一下這一點,不過是因為身體的病痛,
是找不到其他代罪羔羊的,只能自己扛,
一旦扛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
痛苦一旦依附怪罪在另一個人身上,
別人不來幫自己一起扛,
就怎麼都忘不了。
想療癒由他人造成的心理創傷,
就要重新去解讀過去所發生的事,
當人對過去的解讀接近圓滿之時,
人便會減少甚至不再受創傷記憶影響,
認真地活在當下。
這也正是人需要身心成長和不斷更新自己的意義,
否則,很多的人生經歷
會因為得不到詮釋而無法消化,
有些創傷回憶會在人的心裏
重覆上萬次仍得不到開解,
這樣的心理負重會讓人停滯不前,
對於過往創傷
不要只拿“懊悔”去聯絡昨天,
要拿“領悟”去消化昨天,
要讓昨日過往變成今日和明日“有機”的肥料。
有些人總是流連重覆在舊回憶之中,
只是不斷看重播,了無新意,讓自己越變越舊,
像一件被蛀蟲鏤空的舊家具;
有些人在對過往經歷的領悟之中
找到活水,將創傷煩惱堆肥成菩提
若是想驗證一下自己內心
是否療癒了創傷回歸寧靜,
可以回憶一些人生中的重大經歷。
如果得出的結論是“有悔”“有恨”,
那根本還算不上療癒回歸平靜
如果回顧後得出的結論讓人感覺到豐盛和溫暖,
那心是真的寧靜了。
豐盛感代表著心靈徹底的自我和解,
溫暖則是生出了智慧和感恩。
“忘掉過去才能展望未來”,這句話的前提是
唯有被『領悟』的過去,才能成就未來,
“未來”的積極創造應該是一個人對自我所有的發生
洞察了悟的結果。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面對難過的情緒,陪伴它、不趕走它,也不討厭它,覺知它的升起,也看著它可能慢慢消失,這就是在正念(mindfulness) 的狀態裡。
#還是可以去日本沒關係哦
天天用 Hi Mind ,減壓自在更幸福 https://himind.app
#還是可以去日本沒關係哦
天天用 Hi Mind ,減壓自在更幸福 https://himind.app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法並不會去選擇性别,
並不會去選擇年齡。
事實上,
它不會去選擇這個人是帥還是不帥,
他的世間知識很棒還是不棒,
他的個人能力很强還是不强,
跟這些都没有關係。
有的只是你所做的對嗎、量够嗎,
心是想從這個世間出離,
還是想繼續跟這個世間廝混。
這個非常重要。
但是每一個人的心都是無法去選擇的。
如果覺性(sati)和智慧還比較少,
就會覺得這個世間非常吸引人、
非常精彩、非常有味道。
覺性和智慧比較多的時候,
就會看到這個世間充满了苦,
毫無實質意義。
一颗真正聰明的心會自行選擇
究竟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生命,
這個也非常重要。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uddhakulsomsiri)
第十一届泰國四念處
2019年3月12日
https://mp.weixin.qq.com/s/BZWs5jnX27CXFvIX4eG9Fg
並不會去選擇年齡。
事實上,
它不會去選擇這個人是帥還是不帥,
他的世間知識很棒還是不棒,
他的個人能力很强還是不强,
跟這些都没有關係。
有的只是你所做的對嗎、量够嗎,
心是想從這個世間出離,
還是想繼續跟這個世間廝混。
這個非常重要。
但是每一個人的心都是無法去選擇的。
如果覺性(sati)和智慧還比較少,
就會覺得這個世間非常吸引人、
非常精彩、非常有味道。
覺性和智慧比較多的時候,
就會看到這個世間充满了苦,
毫無實質意義。
一颗真正聰明的心會自行選擇
究竟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生命,
這個也非常重要。
~阿姜巴山(Ajahn Prasan Buddhakulsomsiri)
第十一届泰國四念處
2019年3月12日
https://mp.weixin.qq.com/s/BZWs5jnX27CXFvIX4eG9Fg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當我們想要擺脫一種感覺,
我們其實在強化它。
如果把對境、感覺、感官知覺
或其他各種體驗當作敵人,
它們就會變得更強壯:
我們同時在抗拒它、也在向它屈服。
我們該怎麼做呢?
單純的看著我們所有的念頭和感覺,
直觀生氣、嫉妒、疲倦、害怕。
直觀的時候,
我們逐漸會注意到,
念頭和感覺已經不像它們原本出現時,
那樣的固定和堅實。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我們其實在強化它。
如果把對境、感覺、感官知覺
或其他各種體驗當作敵人,
它們就會變得更強壯:
我們同時在抗拒它、也在向它屈服。
我們該怎麼做呢?
單純的看著我們所有的念頭和感覺,
直觀生氣、嫉妒、疲倦、害怕。
直觀的時候,
我們逐漸會注意到,
念頭和感覺已經不像它們原本出現時,
那樣的固定和堅實。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念住一失去焦點,煩惱就會衝進來,
把你的心不是拖向遠古之前,
就是未到的將來。
心會變得不穩定,
漫無目標地游蕩在妄想夢境裡,
沒完沒了一刻也不能知足或安住下來。
這是修行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修行崩潰時的情形。
唯一的對治法是用一個簡單、可以專注的中心,
比如念誦詞或呼吸,選擇一個看來最適合你的,
然後排除一切,堅定地專注在這個對象上。
重點是你必須竭盡全力地修。
~阿姜摩訶布瓦(Ajahn Maha Boowa)
把你的心不是拖向遠古之前,
就是未到的將來。
心會變得不穩定,
漫無目標地游蕩在妄想夢境裡,
沒完沒了一刻也不能知足或安住下來。
這是修行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修行崩潰時的情形。
唯一的對治法是用一個簡單、可以專注的中心,
比如念誦詞或呼吸,選擇一個看來最適合你的,
然後排除一切,堅定地專注在這個對象上。
重點是你必須竭盡全力地修。
~阿姜摩訶布瓦(Ajahn Maha Boowa)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今晚,讓我們一起透過「我-在」的練習
在一呼一吸中,慢慢將
一個放鬆而溫暖的意識狀態
最不費力的意識狀態
落入睡眠
讓它帶著我們活這一天
試試看
輕輕地吸氣,在心中默念「我」
慢慢地吐氣,在心中默念「在」
不用擔心呼吸的速度
更不需要控制它
我們只是把每一個念頭
每一個感受
交給呼吸
交給「我-在」
任何煩惱分心顧慮
交給永恆和無限
只是呼吸
只是「我-在」
只是讓自己自然而然落入睡眠
今晚,我們一起試試看
==
當我們還認為自己就是這個身心,還隨時受世界和週邊的影響,透過練習讓念頭和頭腦簡化,是再重要不過的
我們需要做的,也只是運用生活的空檔,輕輕鬆鬆做一些練習。在其中,睡前和剛醒來的片刻,都是相當好的時機
楊博士透過作品
留給我們許多提醒
給我們在人間的無常與波折中
不斷地打氣
不斷地提醒真實
這一份心意,願我們不會錯過
==
海外朋友購書現在更方便
http://bit.ly/2zsDKam
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全部都在這裡
http://bit.ly/2PjITMI
風潮線上課程使用教學:https://reurl.cc/xDgAy5
音頻課程已可下載
facebook推送訊息給每位朋友的時間不一,這一點,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如果希望掌握最新活動和出版訊息,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每天主動點進這個專頁查看最新消息喔~
在一呼一吸中,慢慢將
一個放鬆而溫暖的意識狀態
最不費力的意識狀態
落入睡眠
讓它帶著我們活這一天
試試看
輕輕地吸氣,在心中默念「我」
慢慢地吐氣,在心中默念「在」
不用擔心呼吸的速度
更不需要控制它
我們只是把每一個念頭
每一個感受
交給呼吸
交給「我-在」
任何煩惱分心顧慮
交給永恆和無限
只是呼吸
只是「我-在」
只是讓自己自然而然落入睡眠
今晚,我們一起試試看
==
當我們還認為自己就是這個身心,還隨時受世界和週邊的影響,透過練習讓念頭和頭腦簡化,是再重要不過的
我們需要做的,也只是運用生活的空檔,輕輕鬆鬆做一些練習。在其中,睡前和剛醒來的片刻,都是相當好的時機
楊博士透過作品
留給我們許多提醒
給我們在人間的無常與波折中
不斷地打氣
不斷地提醒真實
這一份心意,願我們不會錯過
==
海外朋友購書現在更方便
http://bit.ly/2zsDKam
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全部都在這裡
http://bit.ly/2PjITMI
風潮線上課程使用教學:https://reurl.cc/xDgAy5
音頻課程已可下載
facebook推送訊息給每位朋友的時間不一,這一點,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如果希望掌握最新活動和出版訊息,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每天主動點進這個專頁查看最新消息喔~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涅槃瑜伽身心智慧分享>
~『 身體是有智慧的,它不僅會對食物做出高度敏感的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了解生命本身的問題。』
疾病與健康,這是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切疾病都起源於心理精神層面,根據瑜伽哲學,
除了這個人人都能看得見的物質身體,
人也還有一個情緒體,一個心智體,還有一個靈性體。
疾病一般起始於情緒體,
它在物質體裏表現為有某些淤塞物,
通常是心智體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緒的淤塞、
最後會表現為疾病。
這裏說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維慣性,
它們一般是那些關乎你自己的對與錯的信念。
頭腦的評判會阻礙能量的流動,
評判會在情緒能量系統中制造瘀堵。
瘀堵出現的地方就是情緒能量無法自由流動的地方,
在它顯現為疾病之前,人還有足夠多的機會
可以將自己轉化到一個情緒平衡的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情緒會告訴你自己的能量沒有流動,
一旦你注意到這些信息並尊重它,
那些瘀堵就釋放掉了。
比如說,每次當你不得不做某事時,
你都感到煩躁和憤怒,如果你去細致地體察這情緒,
那麽你就會發現它在告訴你:
你正在強迫自己做那些不能真正表達你是誰、
你想成為誰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總是忽略自己的情緒,
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令自己不快樂的事情,
那麽這情緒就會轉入地下。
它會將自己從意識中隱藏起來,
而在肉體中表達自己。
壓抑的情緒是希望引起你關注的能量。
一旦它開始在肉體中表達自己,疾病就出現了。
一般來說,每種疾病都指向
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
而身體上的癥狀使情緒問題
能夠在另一個層面上為你所見,
這實際上是在幫助你接觸到這些瘀堵。
從這個意義上說,疾病的癥狀或疼痛都是靈魂的語言,
靈魂渴望自己的內部能夠充分交流。
當能量自由地流動並不斷地自我更新時,
靈魂是快樂的。而瘀堵則阻礙了能量的自由流動。
因此,疾病有著提示的作用:
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癒的地方。
儘管疾病看起來是負面的——
你被各種癥狀和疼痛所困擾,
但我們應該把疾病看成一個訊息或指示。
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與疾病合作,而不是抗拒它了。
靈魂通過很多種方式跟你交流,
它最喜歡透過直覺對你講話:
包括微妙的情緒、預感和心靈低語等等。
如果這種方式無法奏效,你就會被情緒所警告。
情緒大聲地講話,它們明白無誤地告訴你:
你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
找到激起情緒反應的原因。
任何時候只要你被情緒嚴重地困擾了,
你都要找到它的原因和含義。
只要你平靜下來仔細傾聽,靈魂就會告訴你答案。
如果你抵抗,或者否認自己的情緒,
靈魂就將通過身體來對你講話。
身體是有智慧的,
它不僅會對其吸收的物質(如食物和水)
做出高度敏感的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
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
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
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
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
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了解自身的問題。
了解疾病是內在探索的旅程,
當靈魂以疾病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時,
你怎樣才能明白它的語言呢?疾病顯現的時候,
你可能並不知道它在向你傳遞什麽信息。
事實上因為你否認情緒已經很長時間了,
所以疾病要告訴你的確實不是顯而易見的。
了解疾病的精神含義是一個過程,
這是一個探索,是一段內在的旅程,
藉此你可以逐步恢覆與靈魂的溝通。
為了踏上這段探索之旅,
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的疾病。
通常你對於疾病的最初反應是否定和抗拒的。
由於疾病讓你害怕,所以你希望它消失得越快越好。
你害怕衰弱、缺陷和最終的死亡。
一旦身體衰弱或患病了,恐慌就緊緊地抓住了你,
這妨礙你從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去看疾病。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改變的信號,
或者是看成一個去取回丟失的珍貴禮物的邀請。
真正的問題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它所揭示出來的內在的瘀堵。
當你直面疾病,用你的心和靈魂去接受它,
願意傾聽靈魂的聲音,你就已經消除了部分的淤塞,
雖然你還未精確地知道疾病要告訴你什麽。
通過你踏上這段內在旅程的意願、耐心和決心,
有一部分溝通已經重新建立了。
疾病的來到絕非偶然,
然而,接受和擁抱疾病是不容易的。
你可能發現自己對它會產生排斥、憤怒或絕望的情緒,
因此你無法聽見疾病想告訴了你什麽。
但通常來說,疾病在你身上的表現
就是一個很大的提示。那些對身體的限制,
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原本的黑暗之處。
你對自己足夠溫和和寬容嗎?
你能真正地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所需嗎?
疾病通常會帶來這些問題,
而面對和接受這些問題所引發的情緒
也是治療過程的一部分。
要真正地開始治療,
你必須全然地接受疼痛、不適、焦慮、憤怒
和安全感的失去。
你必須看著它,對它友好,向它伸出你的雙手,
它是來尋求你的療癒的。
疾病不是必須要盡快除掉的東西,
它在此刻來到你的生活裏絕非偶然。
如果你忽略身體的語言,一直抗拒疾病,
你將很難明白疾病的精神本質和意義。
因為有太多的憤怒和恐懼圍繞著它。
只有當你能夠面對疾病,面對疼痛和不適,
面對你的恐懼和厭惡,你才真正達到了內在的自由。
擁抱它們吧,然後心平氣和地問:你們想告訴我什麽?
生活中,針對健康長壽的生活模式
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定和標準,
然而靈魂自由之路是非常個人化的,
為了找出身體遭受病患或疼痛的真相,
你需要以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去調整自己,
拋掉所有一般化的標準和規則,
在內心深處尋求自己的真相。
這對你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
因為你被疾病中的恐懼和恐慌緊緊抓住了,
所以你會匆忙地去求助於外部的權威尋求建議和安慰。
他可能是一個醫生,也可能是一位非傳統治療專家,
基本上這沒有什麽區別,
重要的是你出於恐懼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而傾向於把它交付給別人。
當然,聆聽專家的建議並無過錯,
並且通常也是明智的,但你需要把這份知識帶進內心,
用你自己的心去衡量,體會這個建議是否跟你有共鳴。
只有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是你身體的主人。
只有你才知道什麽東西對身體是最有好處的。
從根本上說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疾病代表了阻塞的情緒,
其中的一部分情緒超出了頭腦理解範疇。
因此,理解疾病或癥狀所表示的含義並不總是容易的。
需要深入內心,徹底地審視自己,
逐漸了解它想要告訴你什麽。
恢覆與身體的密切關係是需要練習的,
它不會自動地出現,所以也別輕易放棄,
瑜伽的練習會幫助你恢復敏感度,
一旦你知道你可以從內在了解自己的身體,
這會使你更容易領悟疾病的語言。
在任何情況下與自己的身體
保持親密都是非常可貴的,
尤其是在生病或苦惱之時。
關鍵是要逐步理解疾病的意義,
只有理解它,它才會轉變,情緒淤塞才可以消除。
疾病的治療是身心共同參與的過程
不要像敵人一樣與疾病抗爭,
而是像朋友一樣接納它——
它想給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因為疾病給你帶來了恐慌和苦惱,
所以要理解這一點並不容易。
但是接受與理解疾病才是治療的真正途徑。
疾病想要帶你回家。
放鬆,用平和的念頭掃過身體病痛的地方,
請求病痛能讓你跟它交談。
如果你這樣做了,
當身體以什麽感覺來回答你時,
你會為那失而覆得的親密關系而感到幸福。
身體對你講話了,它恢覆了交流者的角色,
這才是瑜伽的習練最大的突破與進步。
~『 身體是有智慧的,它不僅會對食物做出高度敏感的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了解生命本身的問題。』
疾病與健康,這是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遇到的問題。
一切疾病都起源於心理精神層面,根據瑜伽哲學,
除了這個人人都能看得見的物質身體,
人也還有一個情緒體,一個心智體,還有一個靈性體。
疾病一般起始於情緒體,
它在物質體裏表現為有某些淤塞物,
通常是心智體上的一些信念造成了情緒的淤塞、
最後會表現為疾病。
這裏說的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或思維慣性,
它們一般是那些關乎你自己的對與錯的信念。
頭腦的評判會阻礙能量的流動,
評判會在情緒能量系統中制造瘀堵。
瘀堵出現的地方就是情緒能量無法自由流動的地方,
在它顯現為疾病之前,人還有足夠多的機會
可以將自己轉化到一個情緒平衡的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情緒會告訴你自己的能量沒有流動,
一旦你注意到這些信息並尊重它,
那些瘀堵就釋放掉了。
比如說,每次當你不得不做某事時,
你都感到煩躁和憤怒,如果你去細致地體察這情緒,
那麽你就會發現它在告訴你:
你正在強迫自己做那些不能真正表達你是誰、
你想成為誰的事情。
然而,如果你總是忽略自己的情緒,
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令自己不快樂的事情,
那麽這情緒就會轉入地下。
它會將自己從意識中隱藏起來,
而在肉體中表達自己。
壓抑的情緒是希望引起你關注的能量。
一旦它開始在肉體中表達自己,疾病就出現了。
一般來說,每種疾病都指向
一個長期忽略的內在的情緒問題。
而身體上的癥狀使情緒問題
能夠在另一個層面上為你所見,
這實際上是在幫助你接觸到這些瘀堵。
從這個意義上說,疾病的癥狀或疼痛都是靈魂的語言,
靈魂渴望自己的內部能夠充分交流。
當能量自由地流動並不斷地自我更新時,
靈魂是快樂的。而瘀堵則阻礙了能量的自由流動。
因此,疾病有著提示的作用:
它向你指出那些需要療癒的地方。
儘管疾病看起來是負面的——
你被各種癥狀和疼痛所困擾,
但我們應該把疾病看成一個訊息或指示。
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與疾病合作,而不是抗拒它了。
靈魂通過很多種方式跟你交流,
它最喜歡透過直覺對你講話:
包括微妙的情緒、預感和心靈低語等等。
如果這種方式無法奏效,你就會被情緒所警告。
情緒大聲地講話,它們明白無誤地告訴你:
你必須審視自己的內心,
找到激起情緒反應的原因。
任何時候只要你被情緒嚴重地困擾了,
你都要找到它的原因和含義。
只要你平靜下來仔細傾聽,靈魂就會告訴你答案。
如果你抵抗,或者否認自己的情緒,
靈魂就將通過身體來對你講話。
身體是有智慧的,
它不僅會對其吸收的物質(如食物和水)
做出高度敏感的回應,它也會對你的情緒、
感覺和思想做出同樣敏感的回應。
身體本是我們與靈魂之間的交流工具。
它不只是供我們居住的軀殼,
它還擁有一套聰明的運行機制,
可以幫助靈魂表達和了解自身的問題。
了解疾病是內在探索的旅程,
當靈魂以疾病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時,
你怎樣才能明白它的語言呢?疾病顯現的時候,
你可能並不知道它在向你傳遞什麽信息。
事實上因為你否認情緒已經很長時間了,
所以疾病要告訴你的確實不是顯而易見的。
了解疾病的精神含義是一個過程,
這是一個探索,是一段內在的旅程,
藉此你可以逐步恢覆與靈魂的溝通。
為了踏上這段探索之旅,
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的疾病。
通常你對於疾病的最初反應是否定和抗拒的。
由於疾病讓你害怕,所以你希望它消失得越快越好。
你害怕衰弱、缺陷和最終的死亡。
一旦身體衰弱或患病了,恐慌就緊緊地抓住了你,
這妨礙你從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去看疾病。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改變的信號,
或者是看成一個去取回丟失的珍貴禮物的邀請。
真正的問題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它所揭示出來的內在的瘀堵。
當你直面疾病,用你的心和靈魂去接受它,
願意傾聽靈魂的聲音,你就已經消除了部分的淤塞,
雖然你還未精確地知道疾病要告訴你什麽。
通過你踏上這段內在旅程的意願、耐心和決心,
有一部分溝通已經重新建立了。
疾病的來到絕非偶然,
然而,接受和擁抱疾病是不容易的。
你可能發現自己對它會產生排斥、憤怒或絕望的情緒,
因此你無法聽見疾病想告訴了你什麽。
但通常來說,疾病在你身上的表現
就是一個很大的提示。那些對身體的限制,
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原本的黑暗之處。
你對自己足夠溫和和寬容嗎?
你能真正地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所需嗎?
疾病通常會帶來這些問題,
而面對和接受這些問題所引發的情緒
也是治療過程的一部分。
要真正地開始治療,
你必須全然地接受疼痛、不適、焦慮、憤怒
和安全感的失去。
你必須看著它,對它友好,向它伸出你的雙手,
它是來尋求你的療癒的。
疾病不是必須要盡快除掉的東西,
它在此刻來到你的生活裏絕非偶然。
如果你忽略身體的語言,一直抗拒疾病,
你將很難明白疾病的精神本質和意義。
因為有太多的憤怒和恐懼圍繞著它。
只有當你能夠面對疾病,面對疼痛和不適,
面對你的恐懼和厭惡,你才真正達到了內在的自由。
擁抱它們吧,然後心平氣和地問:你們想告訴我什麽?
生活中,針對健康長壽的生活模式
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定和標準,
然而靈魂自由之路是非常個人化的,
為了找出身體遭受病患或疼痛的真相,
你需要以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去調整自己,
拋掉所有一般化的標準和規則,
在內心深處尋求自己的真相。
這對你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
因為你被疾病中的恐懼和恐慌緊緊抓住了,
所以你會匆忙地去求助於外部的權威尋求建議和安慰。
他可能是一個醫生,也可能是一位非傳統治療專家,
基本上這沒有什麽區別,
重要的是你出於恐懼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而傾向於把它交付給別人。
當然,聆聽專家的建議並無過錯,
並且通常也是明智的,但你需要把這份知識帶進內心,
用你自己的心去衡量,體會這個建議是否跟你有共鳴。
只有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是你身體的主人。
只有你才知道什麽東西對身體是最有好處的。
從根本上說你才是自己身體的創造者。
疾病代表了阻塞的情緒,
其中的一部分情緒超出了頭腦理解範疇。
因此,理解疾病或癥狀所表示的含義並不總是容易的。
需要深入內心,徹底地審視自己,
逐漸了解它想要告訴你什麽。
恢覆與身體的密切關係是需要練習的,
它不會自動地出現,所以也別輕易放棄,
瑜伽的練習會幫助你恢復敏感度,
一旦你知道你可以從內在了解自己的身體,
這會使你更容易領悟疾病的語言。
在任何情況下與自己的身體
保持親密都是非常可貴的,
尤其是在生病或苦惱之時。
關鍵是要逐步理解疾病的意義,
只有理解它,它才會轉變,情緒淤塞才可以消除。
疾病的治療是身心共同參與的過程
不要像敵人一樣與疾病抗爭,
而是像朋友一樣接納它——
它想給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因為疾病給你帶來了恐慌和苦惱,
所以要理解這一點並不容易。
但是接受與理解疾病才是治療的真正途徑。
疾病想要帶你回家。
放鬆,用平和的念頭掃過身體病痛的地方,
請求病痛能讓你跟它交談。
如果你這樣做了,
當身體以什麽感覺來回答你時,
你會為那失而覆得的親密關系而感到幸福。
身體對你講話了,它恢覆了交流者的角色,
這才是瑜伽的習練最大的突破與進步。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我們不能去除自我的假象?因為無明不知道啊,也就是我們是否知道自已的苦,其次,要知道如何对冶这些苦,我們必須從禅修的路上下苦功,我們必須体驗到無我,至小一次,看看这個自我的假象是何等光景,因此,我們必須透过禅修才可以做到,这是佛陀教導禅那的原因,透过修習禅定和內觀智慧,行者可以觀察苦,從練習開始直至体驗片刻的寂止,此時沒有想,沒有自我投射,只有解脱,自在,喜悅的感覺,以及对能證入實相,生起感恩, 心,要有这種境界,必須具備两個條件,首先行者必須入定,心必須專注一境,不動摇,不散乱,其次,行者对自巳能覺悟要有信心,一旦体驗到安止定,行者会知道这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佛陀所說的法,所有修習者用來去除自我的假象,以便附屬伴随的污染煩惱消失,清净会增長,在當下,智慧展開,自巳達成證悟,安住在喜悅中,除了智慧以外,行者也可以用洞察力,觀智与洞察,透过超越的智見,所證得的智慧很重要,这種智見無法從儀式,求拜和老師或信仰獲得,只能從自已身心的呈現中獲得,超越的智見,非普通的知識見解,它与我們的經驗有関,对自我的意義沒有任何疑惑,换言之,就是有了解的体驗,佛陀和所有的古聖賢,比丘和老師也只是指路人,所有導師只能指路,引領行者到正确的道,走不走就靠我們自已,在佛陀時代,人們聽一次佛陀說法就開悟了,这是佛陀特有的智慧,能啟發學生,需然我們冇法聽佛陀說法,但可以閱讀佛陀留下来的許多開示和修行上的指導,我們只能跟隨他的道行了,行者透过超越的智見,需要時間和堅持持續的練習下去,是不容易的,但值得用時間證悟和獲得智慧,證悟指有所体驗,獲得它对行者有深入的了解,佛陀說污染煩惱也会消失,一旦自我的假象消失,行者的心就不会有負面情緒,我們一再的觀察心,就可以得知这善果有多大,这叫做返照智或省察智,佛陀說,污染煩惱消失後,清净就会相对增長,所有的貪嗔痴都來自自我的假象,一旦自我的假象消失,內心剩下的只有純潔和明净,自我需要保護,需要感官的滿足,也需要安全,然而这世間那有安全和滿足?我們買不到,郤讓保險公司賺了一大筆,用錢去買安全感,而內心深處仍缺乏安全感,是谁在感受?當然是自我了,然而,如果没有自我,就沒有人需要安全感了,身与心就只是身与心而已,自我是不存在的,如果自巳強烈抗拒的話,这表示我們对自我的執著是多麼强,多麼想要,行者如果在禅修和过程中,体会苦,當行者感受到苦時,自巳会問自已?為什麼会有这些苦?一定是某人或某事使我受苦,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其實是自巳的心在制做苦,遵循佛陀的教導,也就是依法修行,日子有功,事情会改變,清净法会增長,內心会净化,不論是理智的心,或情感的心,由善意代替惡意,以正面的心理反應,所有的貪嗔負面情緒,抗爭,反抗,郤也只会带來不快,令心受苦受累,所以只有愚昧的人才会執著它,行者依法學会向善止恶,而是能運用自如,喜悅自在邁向道,你每天最應該做的事,是禅修,有堅持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