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涅槃瑜伽靈性智慧分享》
佛陀的教導方式是直接看進實相,不帶任何念頭和想法,
這樣實相就能揭露自己,允許實相揭露自己,
不要強加任何東西在它上面。
佛陀的工作是解除催眠:如何放下各種各樣的催眠,
社會、文化給予的種種制約,當你完全的寧靜,
沒有任何制約,真理就會被知曉,真理帶來解脫。
如果它下雨了,就讓它下;
如果它不下,就讓它不下;
即便它不應該下,你也必須穿著雨鞋旅行
在佛陀教導生命的方法中,有一個非常寶貴的詞——samata。
samata指的是平靜、均衡、平衡、無選擇。
不要走極端,避免極端,痛苦和快樂是兩個極端——
不要選擇它們,不要避開痛苦,不要執著於快樂。
只是保持在中間,觀照,看著它,無執。
痛苦來了,讓它來——你只做為一個觀照的意識,
你只是覺知,頭疼了,你只是觀照它,不要對它說不,
不要開始跟它對抗;不要否定它,不要逃避它,
不要讓自己忙於別的事,
好讓自己忘了它,讓它在那兒:你只是觀照。
觀照著它,如此一場偉大的蛻變就發生了。
如果你能觀照它而沒有好惡之分,突然,它是在那裏,
但你從中出來了,你不再身處其中,
你站在那裏,跟它沒有了聯繫,
無選擇會切斷你跟各種情緒、各種頭腦的糾纏。
那就是samata。
快樂來了,讓它來,別執著於它。
不要說,“我想永遠都快樂,”
如果你執著於快樂,你就會避免痛苦。
不要去到另一極端:不要開始否定快樂,不要開始逃避快樂,
因為那是一樣的,如果你開始逃避快樂,
你會開始執著於痛苦,那就是苦行者所做的。
放縱之人執著於快樂,逃避痛苦,苦行之人逃避快樂,
執著於痛苦,兩種方式都是錯的,在其中你都失去了平衡。
佛家既非放縱亦非苦行,它只說觀照!
觀照!觀照!保持警覺,保持清醒。
你試試它,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嘗試——跟宗教無關。
你會驚訝,你會受益良多。
你能看到你既非痛苦亦非快樂的那一天,
是偉大的一天,是最偉大的一天,
因為事情從此會不一樣。
如果下雨,就讓它下。
如果有痛苦,就讓它這樣。
如果它不下,就讓它不下。
如果沒有痛苦,就讓它這樣。
如果有快樂,就讓它這樣。
而你什麽也不認同。
奧修
佛陀的教導方式是直接看進實相,不帶任何念頭和想法,
這樣實相就能揭露自己,允許實相揭露自己,
不要強加任何東西在它上面。
佛陀的工作是解除催眠:如何放下各種各樣的催眠,
社會、文化給予的種種制約,當你完全的寧靜,
沒有任何制約,真理就會被知曉,真理帶來解脫。
如果它下雨了,就讓它下;
如果它不下,就讓它不下;
即便它不應該下,你也必須穿著雨鞋旅行
在佛陀教導生命的方法中,有一個非常寶貴的詞——samata。
samata指的是平靜、均衡、平衡、無選擇。
不要走極端,避免極端,痛苦和快樂是兩個極端——
不要選擇它們,不要避開痛苦,不要執著於快樂。
只是保持在中間,觀照,看著它,無執。
痛苦來了,讓它來——你只做為一個觀照的意識,
你只是覺知,頭疼了,你只是觀照它,不要對它說不,
不要開始跟它對抗;不要否定它,不要逃避它,
不要讓自己忙於別的事,
好讓自己忘了它,讓它在那兒:你只是觀照。
觀照著它,如此一場偉大的蛻變就發生了。
如果你能觀照它而沒有好惡之分,突然,它是在那裏,
但你從中出來了,你不再身處其中,
你站在那裏,跟它沒有了聯繫,
無選擇會切斷你跟各種情緒、各種頭腦的糾纏。
那就是samata。
快樂來了,讓它來,別執著於它。
不要說,“我想永遠都快樂,”
如果你執著於快樂,你就會避免痛苦。
不要去到另一極端:不要開始否定快樂,不要開始逃避快樂,
因為那是一樣的,如果你開始逃避快樂,
你會開始執著於痛苦,那就是苦行者所做的。
放縱之人執著於快樂,逃避痛苦,苦行之人逃避快樂,
執著於痛苦,兩種方式都是錯的,在其中你都失去了平衡。
佛家既非放縱亦非苦行,它只說觀照!
觀照!觀照!保持警覺,保持清醒。
你試試它,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嘗試——跟宗教無關。
你會驚訝,你會受益良多。
你能看到你既非痛苦亦非快樂的那一天,
是偉大的一天,是最偉大的一天,
因為事情從此會不一樣。
如果下雨,就讓它下。
如果有痛苦,就讓它這樣。
如果它不下,就讓它不下。
如果沒有痛苦,就讓它這樣。
如果有快樂,就讓它這樣。
而你什麽也不認同。
奧修
Re: 正念陰瑜珈
~ 「正念陰瑜伽課程,是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深度對話的過程。每一個動作的停留,在每一個呼吸的當下,深入到自己身體當中脆弱、或者不適的那個區域,帶著覺知慈愛的去看著這個部位的感受,全然的接納身體、包括頭腦裏面所有的聲音。」
陰瑜伽的練習特點就是放下陽性的模式(控制、改變和對抗),
切換進入陰性的能量、視野和境界,進入接納、柔順和靜觀,
把抽象的陰陽之道的理論,通過體位落實到身體當下的感受上,
並由此允許陰性能量穿透身體的、能量的、
情緒的和覺知的各個層面,藉由“我控制”
臣服於“如是”的一種瑜伽體系。
正念陰瑜伽強調的是整個身體的放鬆,
清空一切雜念並結合緩慢自然的呼吸,
長時間的動作保持,在肌肉完全放鬆的狀態下
鍛煉骨骼及其結締組織、調節神經系統、
增強耐力以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那什麼是正念的瑜伽練習?
每個停留的體式中,用心溫柔地,去感受良性的疼痛。
從感受氣息延伸到中心的痛感——
下面一段關於如何以正念的態度面對疼痛的文字:
“疼痛感——在陰瑜伽體位裏,
我們會真實的經歷長時間的"疼痛"感,
對於疼痛感的定義:大多時候,
身體上的疼痛百分之九十來自於心理上的認同,
當心認同時會賦予其能量,在進入體位法時,
我們總是希求能更伸展些,
我們會聽從頭腦的聲音(小我),
頭腦會給身體發出指令:
命令身體達到某個程度,
而現在的身體狀態並未能如頭腦的意願,
疼痛因此而產生,煩惱、焦慮、傷害也因此產生。
在練習體式時,我們應更多的去聆聽身體的聲音,
身體是充滿智慧的,它會告訴你一切的答案。
當我們的心還是粗糙的時候,
沒有能力去分辨這種痛是否安全的,
是否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這是沒有覺知,
沒有智慧的一種練習,當我們在咬牙堅持練習時,
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傷害。
當疼痛感來襲,我們首先的第一念是推開、不要!
嘗試放下頭腦當中對疼痛感的定義,不去執著,
剛開始練習陰瑜珈時,試著暫且把疼痛命名為伸展、
牽拉、或者酸、麻、跳動、流動等等,只是去觀看這些感受,
當內心沒有掙紮、勉強、比較的時候,
內在可以平靜自然的接納這些感受,
當心敞開接納時,所有一切經歷的感受
會轉化、變化,甚至消融。
疼痛感,只是頭腦對它的一個定義,
其他所有的一切感受也只是頭腦賦予其的定義,
一切都只是虛幻,一切都不是恒久不變的。
正念陰瑜伽課程,是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深度對話的過程。
每一個動作的停留,在每一個呼吸的當下,
深入到自己身體當中脆弱、或者不適的那個區域,
帶著覺知慈愛的去看著這個部位的感受,
全然的接納身體、包括頭腦裏面所有的聲音。
去經驗所有的種種,呼吸,放鬆,
並提醒自己唯有此刻才是自己真實擁有的。
當你一旦能夠靜下來,聆聽,不去期待或者促使事情發生,
僅僅只是存在當下的那個美妙時刻,
“事情”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這個過程,寧靜而美好。
而這種寧靜一直都在,只要你向內觀看。
陰瑜伽的練習特點就是放下陽性的模式(控制、改變和對抗),
切換進入陰性的能量、視野和境界,進入接納、柔順和靜觀,
把抽象的陰陽之道的理論,通過體位落實到身體當下的感受上,
並由此允許陰性能量穿透身體的、能量的、
情緒的和覺知的各個層面,藉由“我控制”
臣服於“如是”的一種瑜伽體系。
正念陰瑜伽強調的是整個身體的放鬆,
清空一切雜念並結合緩慢自然的呼吸,
長時間的動作保持,在肌肉完全放鬆的狀態下
鍛煉骨骼及其結締組織、調節神經系統、
增強耐力以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那什麼是正念的瑜伽練習?
每個停留的體式中,用心溫柔地,去感受良性的疼痛。
從感受氣息延伸到中心的痛感——
下面一段關於如何以正念的態度面對疼痛的文字:
“疼痛感——在陰瑜伽體位裏,
我們會真實的經歷長時間的"疼痛"感,
對於疼痛感的定義:大多時候,
身體上的疼痛百分之九十來自於心理上的認同,
當心認同時會賦予其能量,在進入體位法時,
我們總是希求能更伸展些,
我們會聽從頭腦的聲音(小我),
頭腦會給身體發出指令:
命令身體達到某個程度,
而現在的身體狀態並未能如頭腦的意願,
疼痛因此而產生,煩惱、焦慮、傷害也因此產生。
在練習體式時,我們應更多的去聆聽身體的聲音,
身體是充滿智慧的,它會告訴你一切的答案。
當我們的心還是粗糙的時候,
沒有能力去分辨這種痛是否安全的,
是否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這是沒有覺知,
沒有智慧的一種練習,當我們在咬牙堅持練習時,
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傷害。
當疼痛感來襲,我們首先的第一念是推開、不要!
嘗試放下頭腦當中對疼痛感的定義,不去執著,
剛開始練習陰瑜珈時,試著暫且把疼痛命名為伸展、
牽拉、或者酸、麻、跳動、流動等等,只是去觀看這些感受,
當內心沒有掙紮、勉強、比較的時候,
內在可以平靜自然的接納這些感受,
當心敞開接納時,所有一切經歷的感受
會轉化、變化,甚至消融。
疼痛感,只是頭腦對它的一個定義,
其他所有的一切感受也只是頭腦賦予其的定義,
一切都只是虛幻,一切都不是恒久不變的。
正念陰瑜伽課程,是讓自己的心靈和身體深度對話的過程。
每一個動作的停留,在每一個呼吸的當下,
深入到自己身體當中脆弱、或者不適的那個區域,
帶著覺知慈愛的去看著這個部位的感受,
全然的接納身體、包括頭腦裏面所有的聲音。
去經驗所有的種種,呼吸,放鬆,
並提醒自己唯有此刻才是自己真實擁有的。
當你一旦能夠靜下來,聆聽,不去期待或者促使事情發生,
僅僅只是存在當下的那個美妙時刻,
“事情”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這個過程,寧靜而美好。
而這種寧靜一直都在,只要你向內觀看。
Re: 什麽是進階高深的瑜伽 ?
<今日的瑜伽省思>
什麽是進階高深的瑜伽 ?
曾經有一位瑜伽老師問上課的學生:
“你們要不要看高難度的體位法? ”
學生們當然想看。
老師叫大家都站起來,往前走五步,再往後走五步,坐下。
然後老師就問道:“ 你們看到了沒有? ”
怎麽會看到呢 ? 高難度的瑜伽不是把腳擺到頭上去,
另一隻腳也擺到頭上去,雙手還能走路?
這時老師說:“剛才你在走路的當中,有沒有做到覺察?”
什麽是覺察 ? 就是你的每一步,你的行,
你的呼吸,你的心,你的靈,都跟宇宙有合一。
如果沒有合一,哪來的瑜伽?
瑜伽,Yoga,它的本意就是連結,就是ㄧ。
什麽是進階高深的瑜伽 ?
曾經有一位瑜伽老師問上課的學生:
“你們要不要看高難度的體位法? ”
學生們當然想看。
老師叫大家都站起來,往前走五步,再往後走五步,坐下。
然後老師就問道:“ 你們看到了沒有? ”
怎麽會看到呢 ? 高難度的瑜伽不是把腳擺到頭上去,
另一隻腳也擺到頭上去,雙手還能走路?
這時老師說:“剛才你在走路的當中,有沒有做到覺察?”
什麽是覺察 ? 就是你的每一步,你的行,
你的呼吸,你的心,你的靈,都跟宇宙有合一。
如果沒有合一,哪來的瑜伽?
瑜伽,Yoga,它的本意就是連結,就是ㄧ。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 涅槃瑜伽身心智慧分享》
當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升起時,
我們往往還沒有分清它是什麽,
就想著將它趕走,這樣做帶來的後果是:
這種情緒被壓抑,之後會成為自己生活中
各種事件的幕後隠性主宰力量。
正因為情緒有這種巨大的指南針作用,
所以在各種心理治療、靈性療癒中,
對情緒的覺察和體認都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在情緒背後,是引發個人產生某種痛苦,
乃至心理模式的原始事件。
藉由情緒,找到那個原始事件,
充分體會和釋放那個事件產生的原始情緒,
生命之流才能從那個事件中流過。
例如:別人做了一件事讓你感覺自尊心受傷,
此時耐心觀察,會發現你身體的具體感受、
你心中湧出的念頭、不快的情緒夾雜在一起。
此時你最應該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緊縮、
膨脹、刺痛、酸麻的感受上,這樣做意味著那個情緒在一起,
而不是跟隨情緒產生的念頭亂跑。
長久的練習,你可能會發現自尊心受傷的一層情緒是憤怒,
然後層層剝繭,你會發現悲傷、恐懼、羞恥等最原始的情緒,
然後直達最原始的創傷事件。
一個覺醒的人不是一個沒有情緒的人,
而是一個擁有健康的情緒,能夠讓情緒自由流動的人。
與情緒相處需要的不只是能夠表達談論它們,
當我們與情緒更加連結,我們也就能夠更加
有耐心接納並表達它們,從而,
情緒的出現就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說的有害的、負面的並不是情緒本身,
而是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
跟情緒保持親密不僅讓我們能夠
盡可能有益地運用我們所有的情緒,
而且會大大地提升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當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升起時,
我們往往還沒有分清它是什麽,
就想著將它趕走,這樣做帶來的後果是:
這種情緒被壓抑,之後會成為自己生活中
各種事件的幕後隠性主宰力量。
正因為情緒有這種巨大的指南針作用,
所以在各種心理治療、靈性療癒中,
對情緒的覺察和體認都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在情緒背後,是引發個人產生某種痛苦,
乃至心理模式的原始事件。
藉由情緒,找到那個原始事件,
充分體會和釋放那個事件產生的原始情緒,
生命之流才能從那個事件中流過。
例如:別人做了一件事讓你感覺自尊心受傷,
此時耐心觀察,會發現你身體的具體感受、
你心中湧出的念頭、不快的情緒夾雜在一起。
此時你最應該做的是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緊縮、
膨脹、刺痛、酸麻的感受上,這樣做意味著那個情緒在一起,
而不是跟隨情緒產生的念頭亂跑。
長久的練習,你可能會發現自尊心受傷的一層情緒是憤怒,
然後層層剝繭,你會發現悲傷、恐懼、羞恥等最原始的情緒,
然後直達最原始的創傷事件。
一個覺醒的人不是一個沒有情緒的人,
而是一個擁有健康的情緒,能夠讓情緒自由流動的人。
與情緒相處需要的不只是能夠表達談論它們,
當我們與情緒更加連結,我們也就能夠更加
有耐心接納並表達它們,從而,
情緒的出現就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說的有害的、負面的並不是情緒本身,
而是我們處理情緒的方式。
跟情緒保持親密不僅讓我們能夠
盡可能有益地運用我們所有的情緒,
而且會大大地提升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接受無常 就能安住在當下 許瑞云
有時候大家生活緊湊習慣了壓力,直到身體出現異狀,才發現壓力就像慢性病日積月累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先看到問題,才有辦法處理它。在我們還無法清楚覺察以前,容易困在自己的想法裡,沒有辦法對它做什麼。」
許瑞云建議每個人可以慢慢透過禪修或內觀的練習,將專注力集中在觀照身體的感受變化,體驗身心運作過程中不斷升起又放下的心念,穿透事物的表相而獲得真正的智慧。許瑞云描述:「剛開始進行內觀時,會發現變得更混亂、靜不下來,很多念頭突然跑出來。事實上我們本來就有許多的念頭,只是過去渾渾噩噩地看不到。」
當我們對自己的念頭有了清楚的覺知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壓力的來源是什麼?
接受事實 就不再是問題
很多人會煩惱長白頭髮、皺紋、長斑等,許瑞云表示身體是個物質體,本來就會自然老化和有所變化,老化本身並不是問題,我們心抗拒老化現象,討厭這些現象的存在,這個抗拒才是煩惱的根源。「生命本來就沒有任何問題,當我們的心認為它是『問題』,它才會是一個問題。」許瑞云舉例:「如果因為車禍而失去一隻手,少了一隻手已經是一個『事實』,它可以是問題也可以不是。
就像《人生不設限》作者尼克胡哲,出生時就沒有手腳,照樣可以游泳、衝浪、煮飯、寫書、演講,生命的發展完全不受限,他反而利用這個特點帶給大家許多正面的學習,也找到美麗溫柔的另一半。『沒有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問題,但對他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沒有把『沒有手腳』當成是問題來看待。」
我們之所以把一件事認為是「問題」,大多是指事情的發展沒有符合自己預期的樣子。例如期待車禍失去的手能夠再回來,就是把這個失去手的「事實」認為是「問題」,一輩子跟這個事實抗爭,一直不願意接受自己失去手的事實,所以困在這個煩惱(問題)裡走不出來。
只要我們能夠全然接納發生的一切,明白困擾的癥結點是自己的期待與現實之間產生落差,內在就會生出力量,幫助我們找到其他的選擇,來解決遇到的困擾,例如裝置義肢或是調整生活模式來適應新的現況,這樣我們就能安住在每個當下,讓原本的問題不再是問題。
心不病 什麼問題都沒有
現代人平均壽命提高,花在身體上的保養費和醫療費不斷增加,很多人對金錢的不安來自擔心「沒錢看病」,許瑞云指出我們大部分的擔憂其實是杞人憂天:「人不一定是病死的,有的人因為車禍往生,有的人在空難中先走一步,或是遇到地震或海嘯等,整個村子就不見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遇到什麼事,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最後都會一定會死亡,其他的我們無法預知。更何況我們有不錯的健保,生病了該看醫師就看醫師。但是該死的時候,其實看醫生花再多的錢也是救不活的。」
「首富也會面臨死亡,並不會因為有多一點錢而可以逃避。有些人以為錢可以增加醫療的選擇,其實反而容易因為選擇多了,最後一段路比別人多受一點苦。」身體是個物質體,會不斷的變化,我們無法預期也無法阻止它的變化,因此擔心生病其實是自尋煩惱。
「心不卡住,身體就不會卡住。心放鬆了,身體就放鬆了。只要對生命的變化和發生沒意見、不抗拒,心就不會卡住。」
沒有永遠的我 沒有擁有也沒有失去
關於害怕失去家人的壓力,許瑞云表示面對這個課題,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壞消息是現在我們害怕失去家人,最後一定會面臨失去,因為來到這個世界的每個人最後都一定會走向死亡。」乍看我們對生命完全無能為力,其實也不用過度擔心,許瑞云接著解釋:「好消息是人沒有真正的『死亡』,肉身會不斷變化,但是生命的本質不會變,所以當我們也不會真的死去。」
對於害怕失去家人的恐懼,許瑞云請大家思考:「我們會害怕失去『自己的』家人,那我們是否也會害怕失去『別人的』家人嗎?」大部分的人答案是否定的,許瑞云接著解釋:「為什麼我們不會害怕失去別人的家人呢?因為我們認為別人的家人跟自己是無關的。
其實人的身體是個波動現象罷了,不斷的在變化中,並沒有真實不變的東西存在,所以所謂的『爸爸』、『媽媽』、『我』等都是『概念』性的存在。這個很不容易了解,因為我們的世俗文化和我們的五感經驗都是被框架住的,我們用邏輯思維很難跳出這些框架,但我們一切的煩惱跟糾結,都是來自於這些概念和框架,很難跳脫,除非能夠看清楚真相。
「事實上,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是『我』。我們以為的『我』,也是個不斷變動的現象,是由五官感受、意識、和記憶等所形成的,也就是佛家說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所形成的概念。五蘊之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同理,「我的家人」也是如此。
所有的人事物對於自己的重要性,都是由自己的心念賦予的,我們可以選擇緊握糾結,也可以鬆手放下。當我們覺知到世界是由自己的心念定義,認清楚沒有什麼事物是恆常不變,就會知道沒有問題需要執著,遇到問題就能夠轉換心念,與現實和解而安住在當下,讓生命回到自由的狀態。
有時候大家生活緊湊習慣了壓力,直到身體出現異狀,才發現壓力就像慢性病日積月累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必須先看到問題,才有辦法處理它。在我們還無法清楚覺察以前,容易困在自己的想法裡,沒有辦法對它做什麼。」
許瑞云建議每個人可以慢慢透過禪修或內觀的練習,將專注力集中在觀照身體的感受變化,體驗身心運作過程中不斷升起又放下的心念,穿透事物的表相而獲得真正的智慧。許瑞云描述:「剛開始進行內觀時,會發現變得更混亂、靜不下來,很多念頭突然跑出來。事實上我們本來就有許多的念頭,只是過去渾渾噩噩地看不到。」
當我們對自己的念頭有了清楚的覺知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壓力的來源是什麼?
接受事實 就不再是問題
很多人會煩惱長白頭髮、皺紋、長斑等,許瑞云表示身體是個物質體,本來就會自然老化和有所變化,老化本身並不是問題,我們心抗拒老化現象,討厭這些現象的存在,這個抗拒才是煩惱的根源。「生命本來就沒有任何問題,當我們的心認為它是『問題』,它才會是一個問題。」許瑞云舉例:「如果因為車禍而失去一隻手,少了一隻手已經是一個『事實』,它可以是問題也可以不是。
就像《人生不設限》作者尼克胡哲,出生時就沒有手腳,照樣可以游泳、衝浪、煮飯、寫書、演講,生命的發展完全不受限,他反而利用這個特點帶給大家許多正面的學習,也找到美麗溫柔的另一半。『沒有手』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問題,但對他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沒有把『沒有手腳』當成是問題來看待。」
我們之所以把一件事認為是「問題」,大多是指事情的發展沒有符合自己預期的樣子。例如期待車禍失去的手能夠再回來,就是把這個失去手的「事實」認為是「問題」,一輩子跟這個事實抗爭,一直不願意接受自己失去手的事實,所以困在這個煩惱(問題)裡走不出來。
只要我們能夠全然接納發生的一切,明白困擾的癥結點是自己的期待與現實之間產生落差,內在就會生出力量,幫助我們找到其他的選擇,來解決遇到的困擾,例如裝置義肢或是調整生活模式來適應新的現況,這樣我們就能安住在每個當下,讓原本的問題不再是問題。
心不病 什麼問題都沒有
現代人平均壽命提高,花在身體上的保養費和醫療費不斷增加,很多人對金錢的不安來自擔心「沒錢看病」,許瑞云指出我們大部分的擔憂其實是杞人憂天:「人不一定是病死的,有的人因為車禍往生,有的人在空難中先走一步,或是遇到地震或海嘯等,整個村子就不見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遇到什麼事,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最後都會一定會死亡,其他的我們無法預知。更何況我們有不錯的健保,生病了該看醫師就看醫師。但是該死的時候,其實看醫生花再多的錢也是救不活的。」
「首富也會面臨死亡,並不會因為有多一點錢而可以逃避。有些人以為錢可以增加醫療的選擇,其實反而容易因為選擇多了,最後一段路比別人多受一點苦。」身體是個物質體,會不斷的變化,我們無法預期也無法阻止它的變化,因此擔心生病其實是自尋煩惱。
「心不卡住,身體就不會卡住。心放鬆了,身體就放鬆了。只要對生命的變化和發生沒意見、不抗拒,心就不會卡住。」
沒有永遠的我 沒有擁有也沒有失去
關於害怕失去家人的壓力,許瑞云表示面對這個課題,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壞消息是現在我們害怕失去家人,最後一定會面臨失去,因為來到這個世界的每個人最後都一定會走向死亡。」乍看我們對生命完全無能為力,其實也不用過度擔心,許瑞云接著解釋:「好消息是人沒有真正的『死亡』,肉身會不斷變化,但是生命的本質不會變,所以當我們也不會真的死去。」
對於害怕失去家人的恐懼,許瑞云請大家思考:「我們會害怕失去『自己的』家人,那我們是否也會害怕失去『別人的』家人嗎?」大部分的人答案是否定的,許瑞云接著解釋:「為什麼我們不會害怕失去別人的家人呢?因為我們認為別人的家人跟自己是無關的。
其實人的身體是個波動現象罷了,不斷的在變化中,並沒有真實不變的東西存在,所以所謂的『爸爸』、『媽媽』、『我』等都是『概念』性的存在。這個很不容易了解,因為我們的世俗文化和我們的五感經驗都是被框架住的,我們用邏輯思維很難跳出這些框架,但我們一切的煩惱跟糾結,都是來自於這些概念和框架,很難跳脫,除非能夠看清楚真相。
「事實上,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是『我』。我們以為的『我』,也是個不斷變動的現象,是由五官感受、意識、和記憶等所形成的,也就是佛家說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所形成的概念。五蘊之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我』的存在。」同理,「我的家人」也是如此。
所有的人事物對於自己的重要性,都是由自己的心念賦予的,我們可以選擇緊握糾結,也可以鬆手放下。當我們覺知到世界是由自己的心念定義,認清楚沒有什麼事物是恆常不變,就會知道沒有問題需要執著,遇到問題就能夠轉換心念,與現實和解而安住在當下,讓生命回到自由的狀態。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今日的瑜伽省>
生活需要深深地體驗,也需要高高地超越。
只有體驗,沒有超越,過於執著,
痛苦會反覆糾纏,無法擺脫。
只有超越,沒有體驗,虛無主義,
悲觀厭世,你就沒有真正活過。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生活需要深深地體驗,也需要高高地超越。
只有體驗,沒有超越,過於執著,
痛苦會反覆糾纏,無法擺脫。
只有超越,沒有體驗,虛無主義,
悲觀厭世,你就沒有真正活過。
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說到接受無常和超越,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
但看到這些文章總是好事
但看到這些文章總是好事
Re: 身心療癒之路的三階段:覺察、接納、改變
<涅槃身心智慧分享>
~『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
時序已經進入夏季的尾聲,過完熱鬧賓紛的暑假,
此時清晨已可嗅到早秋的氣息,ㄧ個季節的結束,
今年也過了二分之一,往後秋收冬藏的季節等著我們去經驗,
在這之前將2017上半場歸零,是下半場最好的起點。
所謂歸零,就是不讓自己沈迷於過去的成績,
或是籠罩在過去的陰影中,將任何時候都看做新的起點,
以飽滿的熱情、平常的心態、積極的行動去適應新變化,
接受新挑戰。
及時歸零,才不會在成績面前迷失自我,
工作中常有人取得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自我膨脹;
常言道:“滿招損,謙受益。”
自滿是成功的大敵,在鮮花和掌聲面前,
應以平常心待之,及時歸零。
把原來的成就當成新的起點,挖掘新的潛力,洞察新的機會,
及時歸零,才不會背著成功的沈重包袱。
現實中,有人在自己是“無名小卒”時,朝氣蓬勃、勇於創新。
可一旦成功,就判若兩人,變得思維固化,
謹小慎微、循規蹈矩,甚至是抱殘守缺。
究其原因,是過於看重成功給自己帶來的榮譽和光環,
生怕一不小心把來之不易的名聲和地位丟掉,
於是就不停地沿原來成功的老路行走,不敢越雷池一步。
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
及時歸零,也才不會在失敗面前ㄧ厥不振。
對於失敗,遭遇一次,相信不少人都會堅強站起來,
但如果屢遭失敗,或許就會有人逃避退縮,有人自我懷疑,
有人意志消沈,甚至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俗話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將失敗歸零就是勇氣的具體表現。
面對失敗,找出癥結,然後重新出發,
失敗就會成為成功的奠基石。
歸零是一種人生智慧,
越是歸零越是可以接受人生的豐富多彩。
歸零,意味著放下過去,鬆綁自己;
歸零,意味著珍惜今天,
走好當下腳前的路。
~『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
時序已經進入夏季的尾聲,過完熱鬧賓紛的暑假,
此時清晨已可嗅到早秋的氣息,ㄧ個季節的結束,
今年也過了二分之一,往後秋收冬藏的季節等著我們去經驗,
在這之前將2017上半場歸零,是下半場最好的起點。
所謂歸零,就是不讓自己沈迷於過去的成績,
或是籠罩在過去的陰影中,將任何時候都看做新的起點,
以飽滿的熱情、平常的心態、積極的行動去適應新變化,
接受新挑戰。
及時歸零,才不會在成績面前迷失自我,
工作中常有人取得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自我膨脹;
常言道:“滿招損,謙受益。”
自滿是成功的大敵,在鮮花和掌聲面前,
應以平常心待之,及時歸零。
把原來的成就當成新的起點,挖掘新的潛力,洞察新的機會,
及時歸零,才不會背著成功的沈重包袱。
現實中,有人在自己是“無名小卒”時,朝氣蓬勃、勇於創新。
可一旦成功,就判若兩人,變得思維固化,
謹小慎微、循規蹈矩,甚至是抱殘守缺。
究其原因,是過於看重成功給自己帶來的榮譽和光環,
生怕一不小心把來之不易的名聲和地位丟掉,
於是就不停地沿原來成功的老路行走,不敢越雷池一步。
冠冕,是暫時的光輝,是永久的束縛。
及時歸零,也才不會在失敗面前ㄧ厥不振。
對於失敗,遭遇一次,相信不少人都會堅強站起來,
但如果屢遭失敗,或許就會有人逃避退縮,有人自我懷疑,
有人意志消沈,甚至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俗話說: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將失敗歸零就是勇氣的具體表現。
面對失敗,找出癥結,然後重新出發,
失敗就會成為成功的奠基石。
歸零是一種人生智慧,
越是歸零越是可以接受人生的豐富多彩。
歸零,意味著放下過去,鬆綁自己;
歸零,意味著珍惜今天,
走好當下腳前的路。
Re: 如何必免過度思考
如何避免過度思考
我們都有過那黑暗的經驗,曾經陷入那重複且永無止境的思考,好像整個人無法自拔,輾轉難眠,結果事半功倍。過度思考,是人類不快樂的最大原因,利用正念來練習當下的覺知,是結合了東方的正念冥想和西方的心理學,最有效的策略。
*科學根據*
2007 多倫多大學的Norman Farb, 在一個叫做 “正念冥想顯露自我參照的不同神經模式”的科學研究(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veals distinct neural modes of self-reference) *註1, 以神經學的角度對於正念冥想有了破天荒的了解。
他們發現人類的腦,基本上有兩組網路用來應對這個世界:
第一組腦部用來經驗這個世界的模式,稱為預設模式(default network), 當一切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 你便開始想有關自己的事。 像是計劃,做白日夢或陷入了沉思,這個預設模式也會為你的經驗提供敘述,或說出自己的些小故事。
第二組網路叫做直接經驗網路(direct experience network), 當這個網路啟動之後, 腦部的神經系統就開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經驗這個世界, 當這個系統啟動之後,你不會特意的去想到過去還是未來,甚至不會想到你自己, 取而代之的是你直接體驗到從你的感官所獲得的資訊。
例如: 你在洗熱水澡的時候,當這個直接經驗網路啟動時,你會感覺水當下的溫度接觸你的皮膚。
有趣的是這兩組神經系統, 是”反相關”, 也就是一組變強的時候,另一組就會變弱。 比如說,再過十分鐘你要開會,你會猜測,推算或計畫。這時候叫你去洗碗,就算你的手指有個小破洞,你也感覺不太到。 因為這時直接經驗的網路比較弱, 雖然痛感有進來但是你卻感覺不太到。
相反的當你完全專注在那水流過你的手的感覺時, 直接經驗的網路變強,這個說故事的網路便會變弱。
*那麼這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的過度思考呢?
透過專注你的感官所傳來的資訊,妳可以故意的啟動”直接經驗的網路”, *這時過度思考的網路就會變弱*
這就是為什麼靜坐+呼吸的練習非常有效,因為你專注在呼吸帶來的感官經驗,你的感受會變的更靈敏,直接經驗的網路會變得更強大。
每天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練習, 把專注力放在你的感受上 。也許是走路時腳接觸地面的感覺, 或者是你的手摸著咖啡杯的感覺, 刷牙時去真正嚐到牙膏的滋味, 吃東西的時候, 專注在食物的味道與質感 。當你越常練習這件事,你將會重組你的腦神經系統,讓它更能去體驗當下,培養當下的覺知。
“不要等待成功在未來某一點到來, 與你的當下建立好關係,不論做什麼都完全在那當下, 這就是成功!” ~Eckhart Tolle
我們都有過那黑暗的經驗,曾經陷入那重複且永無止境的思考,好像整個人無法自拔,輾轉難眠,結果事半功倍。過度思考,是人類不快樂的最大原因,利用正念來練習當下的覺知,是結合了東方的正念冥想和西方的心理學,最有效的策略。
*科學根據*
2007 多倫多大學的Norman Farb, 在一個叫做 “正念冥想顯露自我參照的不同神經模式”的科學研究(Mindfulness meditation reveals distinct neural modes of self-reference) *註1, 以神經學的角度對於正念冥想有了破天荒的了解。
他們發現人類的腦,基本上有兩組網路用來應對這個世界:
第一組腦部用來經驗這個世界的模式,稱為預設模式(default network), 當一切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 你便開始想有關自己的事。 像是計劃,做白日夢或陷入了沉思,這個預設模式也會為你的經驗提供敘述,或說出自己的些小故事。
第二組網路叫做直接經驗網路(direct experience network), 當這個網路啟動之後, 腦部的神經系統就開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經驗這個世界, 當這個系統啟動之後,你不會特意的去想到過去還是未來,甚至不會想到你自己, 取而代之的是你直接體驗到從你的感官所獲得的資訊。
例如: 你在洗熱水澡的時候,當這個直接經驗網路啟動時,你會感覺水當下的溫度接觸你的皮膚。
有趣的是這兩組神經系統, 是”反相關”, 也就是一組變強的時候,另一組就會變弱。 比如說,再過十分鐘你要開會,你會猜測,推算或計畫。這時候叫你去洗碗,就算你的手指有個小破洞,你也感覺不太到。 因為這時直接經驗的網路比較弱, 雖然痛感有進來但是你卻感覺不太到。
相反的當你完全專注在那水流過你的手的感覺時, 直接經驗的網路變強,這個說故事的網路便會變弱。
*那麼這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的過度思考呢?
透過專注你的感官所傳來的資訊,妳可以故意的啟動”直接經驗的網路”, *這時過度思考的網路就會變弱*
這就是為什麼靜坐+呼吸的練習非常有效,因為你專注在呼吸帶來的感官經驗,你的感受會變的更靈敏,直接經驗的網路會變得更強大。
每天在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練習, 把專注力放在你的感受上 。也許是走路時腳接觸地面的感覺, 或者是你的手摸著咖啡杯的感覺, 刷牙時去真正嚐到牙膏的滋味, 吃東西的時候, 專注在食物的味道與質感 。當你越常練習這件事,你將會重組你的腦神經系統,讓它更能去體驗當下,培養當下的覺知。
“不要等待成功在未來某一點到來, 與你的當下建立好關係,不論做什麼都完全在那當下, 這就是成功!” ~Eckhart Toll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