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慢慢 ; 另 我剛才在某學會網站看到了 "珍愛生命宣言" 我覺得很能鼓勵人心
生命之可貴,在於它能發光發熱,溫暖週遭的人。生命之無價,在於它能創造人世間的一切美好。而生命之無限,在於它能夠繼往開來,延續我們共同的理想與價值。
當我們遭逢挫折磨難,難免沮喪失志,或感到無助無望。有時心煩意亂,衝動難擋,或因憂鬱情緒、藥物酒精的推波助瀾,而忘卻了生命的可貴,走上自殺之路;這是何等沉重的損失,無法承擔的傷痛。
當生命的困境降臨時,當自殺的暗潮來襲時,讓我們共同用愛心之鑰,啟開心中絕望之鎖,全力給予支持,讓我們一齊努力,共同珍愛生命,為社會注入無限的希望及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版主: 莊莊、apple奶奶、志工專區、高雄分會、台中分會、愛心會網路志工團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joy 寫:謝謝 慢慢 ; 另 我剛才在某學會網站看到了 "珍愛生命宣言" 我覺得很能鼓勵人心
生命之可貴,在於它能發光發熱,溫暖週遭的人。生命之無價,在於它能創造人世間的一切美好。而生命之無限,在於它能夠繼往開來,延續我們共同的理想與價值。
當我們遭逢挫折磨難,難免沮喪失志,或感到無助無望。有時心煩意亂,衝動難擋,或因憂鬱情緒、藥物酒精的推波助瀾,而忘卻了生命的可貴,走上自殺之路;這是何等沉重的損失,無法承擔的傷痛。
當生命的困境降臨時,當自殺的暗潮來襲時,讓我們共同用愛心之鑰,啟開心中絕望之鎖,全力給予支持,讓我們一齊努力,共同珍愛生命,為社會注入無限的希望及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joy
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珍愛生命~
謝謝您的分享。
慢慢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 ... L000022323
精神科醫生的文章 - 憂鬱症、躁鬱症病人如果拒絕服藥,有可能病發幾個月後就自行好轉,但精神分裂症「自己好起來」的機率相當低。
精神科醫生的文章 - 憂鬱症、躁鬱症病人如果拒絕服藥,有可能病發幾個月後就自行好轉,但精神分裂症「自己好起來」的機率相當低。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http://slowslow7.pixnet.net/blog/post/434825594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原文作者:Allen Frances
譯者:黃思瑜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5/05/06
作者簡介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醫師為前杜克大學精神醫學病學家,同時也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編修工作小組的主持人。
內容簡介
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類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被當作精神疾病。
但是,今日數百萬人整天擔心自己生病,也被診斷出精神疾病,還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治療。在《救救正常人》一書中,法蘭西斯醫生警告,我們把日常生活問題貼上標籤,當成心理疾病,普通人被汙名化,醫療資源因此大量被浪費。其實,我們天生有恢復能力,能自我療癒,千百年來都靠著這種心理能力保持清醒,現在卻把這些責任交給大藥廠,讓它們賺進大筆白花花的鈔票。
在過度診斷下,正常人都變成精神病人:悲傷就是重鬱症,老年人忘東忘西就是輕度認知障礙,發脾氣就是暴烈性心情失調,貪吃就是狂食症,更別說大部分都有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法蘭西斯醫生巧妙地列出幾波精神疾病的熱潮,他強調,如果我們一再把人類正常情況貼上疾病標籤,就等於一點一滴放棄人類的適應性與多樣性,把正常人生變成黑白。《救救正常人》就是要喚醒我們珍視人性的全貌。
害羞的人就是有社交恐懼症,強暴犯是病人不是罪犯,
精神疾病被當成商品販賣,藥物濫用早就超過毒品,
要找個正常人,難上加難。
DSM 全名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從1958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經到了第5版,收錄的精神病數量也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DSM-4在1994年問世之後,精神醫學界蔚為風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期雙極性疾患、自閉症等等都出現。擴大診斷的結果,健康的普通人也成了病患。
法蘭西斯醫師從語言學、哲學、統計學爬梳「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帶領讀者回溯心理治療的歷史,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接著談到十八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帶入當代DSM之成形,論述其貢獻、影響與缺失。
法蘭西斯醫師強調,個體的差異性非常重要,社會的存續,全賴於多樣的人格類型與特質。據此,本書有兩大目標:其一,提醒不需就醫的人免受治療之苦;其二,鼓勵有需要的人尋求協助,積極治療。「救救正常人」與「拯救精神醫學」實為一體兩面。
《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原文作者:Allen Frances
譯者:黃思瑜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5/05/06
作者簡介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
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醫師為前杜克大學精神醫學病學家,同時也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編修工作小組的主持人。
內容簡介
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類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被當作精神疾病。
但是,今日數百萬人整天擔心自己生病,也被診斷出精神疾病,還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治療。在《救救正常人》一書中,法蘭西斯醫生警告,我們把日常生活問題貼上標籤,當成心理疾病,普通人被汙名化,醫療資源因此大量被浪費。其實,我們天生有恢復能力,能自我療癒,千百年來都靠著這種心理能力保持清醒,現在卻把這些責任交給大藥廠,讓它們賺進大筆白花花的鈔票。
在過度診斷下,正常人都變成精神病人:悲傷就是重鬱症,老年人忘東忘西就是輕度認知障礙,發脾氣就是暴烈性心情失調,貪吃就是狂食症,更別說大部分都有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法蘭西斯醫生巧妙地列出幾波精神疾病的熱潮,他強調,如果我們一再把人類正常情況貼上疾病標籤,就等於一點一滴放棄人類的適應性與多樣性,把正常人生變成黑白。《救救正常人》就是要喚醒我們珍視人性的全貌。
害羞的人就是有社交恐懼症,強暴犯是病人不是罪犯,
精神疾病被當成商品販賣,藥物濫用早就超過毒品,
要找個正常人,難上加難。
DSM 全名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從1958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經到了第5版,收錄的精神病數量也從60種增加到近300種。DSM-4在1994年問世之後,精神醫學界蔚為風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期雙極性疾患、自閉症等等都出現。擴大診斷的結果,健康的普通人也成了病患。
法蘭西斯醫師從語言學、哲學、統計學爬梳「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帶領讀者回溯心理治療的歷史,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接著談到十八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帶入當代DSM之成形,論述其貢獻、影響與缺失。
法蘭西斯醫師強調,個體的差異性非常重要,社會的存續,全賴於多樣的人格類型與特質。據此,本書有兩大目標:其一,提醒不需就醫的人免受治療之苦;其二,鼓勵有需要的人尋求協助,積極治療。「救救正常人」與「拯救精神醫學」實為一體兩面。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和日本岡本裕醫師的《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有相同觀點,值得去瞭解。感謝推介。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zen 寫:和日本岡本裕醫師的《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有相同觀點,值得去瞭解。感謝推介。
zen 大,
謝謝您的推介,
有空我會去找這本書來看的。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中藥對焦慮失眠患者的處方:
甘麥大棗湯 治失眠
桂枝龍骨牡蠣湯 治神經衰弱
柴胡龍骨牡蠣湯 精神安定劑
茯神 鎮靜作用
甘麥大棗湯 治失眠
桂枝龍骨牡蠣湯 治神經衰弱
柴胡龍骨牡蠣湯 精神安定劑
茯神 鎮靜作用
〈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
〈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請容我從一個問句開始:「痛的時候,吃藥是最好的方法嗎?」帶著問題,我們直接讀這三本書,看它們能帶來什麼認識和領悟。
先讀《藥物讓人上癮》。這書的導論就挑明了說:現代醫學的進展已可提供許多化學物質讓人們選用來減輕痛苦或擴展意識,這股趨勢將會繼續,難以阻擋。而此書的用意在於,提供出自研究專業而且不帶偏頗立場的藥物資訊,期盼能以科學態度而非意識型態來推動藥物教育。
書中分章說明咖啡、酒精、大麻、快樂丸和各種興奮劑的實際作用、進入身體之後如何代謝、各種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危險,乃至對生理和心理的長期短期影響。這是一本中立的使用指南。它提供實際的用藥安全建議,破除各種藥物迷思,其目的不在恐嚇或教化讀者,而在於用事實來讓人認識「藥物依賴」這回事。(光是把咖啡與酒列為藥物這一點,便令人警醒:日常生活裡還有多少不假思索的行為,其實是出自於大腦受到藥物作用之後的結果。)
接著讀《救救正常人》。這書指出今日美國醫療對於精神疾病的過度診斷,把正常人判定為精神病患,把重度悲傷說成是憂鬱症,把老年健忘判定為輕度認知障礙,而大部分人根據最新定義,其實已罹患了注意力缺失症。
此書分辨精神狀態的「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和18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談論當代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編修過程及其貢獻與缺失。
本書作者20年前參與了前述手冊的第四版編修工作,看見該手冊對於精神醫學造成重大影響,眼看第五版的修訂版增加了更多疾病,提供更多的用藥建議,他擔心精神醫學已經往極端方向發展,現在到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因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獲得許多有效的治療;最糟的時代,則是因為「有太多不需要治療的人卻被過當治療」。
過當治療,指的是不必要的用藥和對於某些精神狀態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對此他感慨:「並非每種失落都需要診斷,也不是每一種問題都有藥可解。生命的困頓艱難,不是靠制式的程序就可以解決。」他自稱撰寫此書是為了懺悔,希望來得及守護正常人不被貼上疾病標籤,也守護精神醫學不至逾越本分。
最後我們讀《聆聽疼痛》。此書檢視疼痛何以在本質上如此難以掌握,並主要以文學作品為例,探討語言中的隱喻、偏移和聯想如何表述疼痛經驗。
這作者是執業醫生,曾罹患罕見的血液疾病,他以醫者與病人的雙重視角,勉力掌握「痛」究竟為何物。而他訴諸的路徑是語言:「疼痛是一種耗盡心力的內在經驗」;「在痛的時候,我們是孤獨的」;「疼痛沒有邊界、形狀和座標。它的難以捉摸,抗拒任何表達的嘗試」;「快樂可以共享,唯疼痛時只有自己。」他舉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詩句為例說,「痛,有某種空白元素」。為了填滿這塊空白,他創造新的想法和語彙,借用隱喻的已知來說明未知,讓語言的「在」,填補事物難以捉摸的「不在」。
在醫學抵達那片空白之前,還有詩、有歌、有小說可做為工具;一旦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便使得疼痛得到寬慰。
把這三書放在一起讀可發現若干共通態度:其一,儘管醫學發展趨勢不可擋,但人們不應把藥物當成唯一的解答。其二,應當嘗試在身與心/外在與內在建立連結。其三,人們應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認識藥物,理解情緒,相信自身就有療癒能力。
把這三書交叉著讀,還出現有意義的交集與對照。譬如,「藥物愈方便,就愈容易用藥過量」這論點出自《救救正常人》,若把它與《藥物讓人上癮》放在一起看,我們不難得出一個見解:若你對藥物依賴,就是把決定權交給你所依賴的物事(藥),那時你便不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再把《聆聽疼痛》提到的說法,「疼痛拒絕被簡單定義及明確說明」,與《救救正常人》的論點並置,我們發現:身心作用的展現極為複雜,但醫學為了快速處理病痛而在許多面向上犧牲了個體的差異性。然而,我們追求個人的獨立與存在價值,不就是因為我們珍惜個別差異嗎?
當藥物科學愈發朝向簡化的方向來面對病痛,文學作品卻往另一端發展——使用更為細緻的隱喻來貼近疼痛經驗。這是意味深長的對照:醫藥的簡化,刪減了人的差異;文學的複雜化,卻增添了人的豐富。
醫學持續前進,但是痛苦也許永遠存在。我們需要服用多少藥物才會不覺得痛?我想說:我們不該像帕夫洛夫實驗裡的那隻狗,一遭受電擊刺激便出現相同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是有縫隙的。痛的時候,如果可以不急著吃藥,如果可以安靜下來,嘗試理解那難以名狀的物事並設法加以描述,這時我們便藉由語言之力拓展了個人世界的邊界。
痛及其帶來的一切,如此轉而成為創造的力量。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請容我從一個問句開始:「痛的時候,吃藥是最好的方法嗎?」帶著問題,我們直接讀這三本書,看它們能帶來什麼認識和領悟。
先讀《藥物讓人上癮》。這書的導論就挑明了說:現代醫學的進展已可提供許多化學物質讓人們選用來減輕痛苦或擴展意識,這股趨勢將會繼續,難以阻擋。而此書的用意在於,提供出自研究專業而且不帶偏頗立場的藥物資訊,期盼能以科學態度而非意識型態來推動藥物教育。
書中分章說明咖啡、酒精、大麻、快樂丸和各種興奮劑的實際作用、進入身體之後如何代謝、各種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危險,乃至對生理和心理的長期短期影響。這是一本中立的使用指南。它提供實際的用藥安全建議,破除各種藥物迷思,其目的不在恐嚇或教化讀者,而在於用事實來讓人認識「藥物依賴」這回事。(光是把咖啡與酒列為藥物這一點,便令人警醒:日常生活裡還有多少不假思索的行為,其實是出自於大腦受到藥物作用之後的結果。)
接著讀《救救正常人》。這書指出今日美國醫療對於精神疾病的過度診斷,把正常人判定為精神病患,把重度悲傷說成是憂鬱症,把老年健忘判定為輕度認知障礙,而大部分人根據最新定義,其實已罹患了注意力缺失症。
此書分辨精神狀態的「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和18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談論當代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編修過程及其貢獻與缺失。
本書作者20年前參與了前述手冊的第四版編修工作,看見該手冊對於精神醫學造成重大影響,眼看第五版的修訂版增加了更多疾病,提供更多的用藥建議,他擔心精神醫學已經往極端方向發展,現在到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因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獲得許多有效的治療;最糟的時代,則是因為「有太多不需要治療的人卻被過當治療」。
過當治療,指的是不必要的用藥和對於某些精神狀態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對此他感慨:「並非每種失落都需要診斷,也不是每一種問題都有藥可解。生命的困頓艱難,不是靠制式的程序就可以解決。」他自稱撰寫此書是為了懺悔,希望來得及守護正常人不被貼上疾病標籤,也守護精神醫學不至逾越本分。
最後我們讀《聆聽疼痛》。此書檢視疼痛何以在本質上如此難以掌握,並主要以文學作品為例,探討語言中的隱喻、偏移和聯想如何表述疼痛經驗。
這作者是執業醫生,曾罹患罕見的血液疾病,他以醫者與病人的雙重視角,勉力掌握「痛」究竟為何物。而他訴諸的路徑是語言:「疼痛是一種耗盡心力的內在經驗」;「在痛的時候,我們是孤獨的」;「疼痛沒有邊界、形狀和座標。它的難以捉摸,抗拒任何表達的嘗試」;「快樂可以共享,唯疼痛時只有自己。」他舉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詩句為例說,「痛,有某種空白元素」。為了填滿這塊空白,他創造新的想法和語彙,借用隱喻的已知來說明未知,讓語言的「在」,填補事物難以捉摸的「不在」。
在醫學抵達那片空白之前,還有詩、有歌、有小說可做為工具;一旦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便使得疼痛得到寬慰。
把這三書放在一起讀可發現若干共通態度:其一,儘管醫學發展趨勢不可擋,但人們不應把藥物當成唯一的解答。其二,應當嘗試在身與心/外在與內在建立連結。其三,人們應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認識藥物,理解情緒,相信自身就有療癒能力。
把這三書交叉著讀,還出現有意義的交集與對照。譬如,「藥物愈方便,就愈容易用藥過量」這論點出自《救救正常人》,若把它與《藥物讓人上癮》放在一起看,我們不難得出一個見解:若你對藥物依賴,就是把決定權交給你所依賴的物事(藥),那時你便不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再把《聆聽疼痛》提到的說法,「疼痛拒絕被簡單定義及明確說明」,與《救救正常人》的論點並置,我們發現:身心作用的展現極為複雜,但醫學為了快速處理病痛而在許多面向上犧牲了個體的差異性。然而,我們追求個人的獨立與存在價值,不就是因為我們珍惜個別差異嗎?
當藥物科學愈發朝向簡化的方向來面對病痛,文學作品卻往另一端發展——使用更為細緻的隱喻來貼近疼痛經驗。這是意味深長的對照:醫藥的簡化,刪減了人的差異;文學的複雜化,卻增添了人的豐富。
醫學持續前進,但是痛苦也許永遠存在。我們需要服用多少藥物才會不覺得痛?我想說:我們不該像帕夫洛夫實驗裡的那隻狗,一遭受電擊刺激便出現相同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是有縫隙的。痛的時候,如果可以不急著吃藥,如果可以安靜下來,嘗試理解那難以名狀的物事並設法加以描述,這時我們便藉由語言之力拓展了個人世界的邊界。
痛及其帶來的一切,如此轉而成為創造的力量。
最後由 slow 於 2015-09-29 15:57 星期二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slow:
透過不同來源的知識整合與融合,結合親身經驗,可建構具高度說服力之自我知識體系。
藥物使用於治標與救急,在第一時間內,可為患者爭取到短暫之自癒能力啟動機會ˋ,但要痊癒,還是得靠自身全面自癒能力之作動。
支持你整合此三本書所得到之體會。
zen
透過不同來源的知識整合與融合,結合親身經驗,可建構具高度說服力之自我知識體系。
藥物使用於治標與救急,在第一時間內,可為患者爭取到短暫之自癒能力啟動機會ˋ,但要痊癒,還是得靠自身全面自癒能力之作動。
支持你整合此三本書所得到之體會。
zen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慢慢:
公民人權協會11月份在西門町有"展覽"
公民人權協會11月份在西門町有"展覽"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人類科技到目前為止,無法確認精神疾病的病因,也沒有辦法安排檢查,更不能精確診斷,為了研究與治療,精神醫學診斷手冊(美國醫生組成委員會投票決定 ,目前名稱為DSM-5)只好將一些出現特定症狀的人,歸納成為一類,然後給予一個暫時性的病名 - 故:精神藥理學其實並不如醫學其他科的藥理學那麼偉大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慢慢:
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請容我從一個問句開始:「痛的時候,吃藥是最好的方法嗎?」帶著問題,我們直接讀這三本書,看它們能帶來什麼認識和領悟。
先讀《藥物讓人上癮》。這書的導論就挑明了說:現代醫學的進展已可提供許多化學物質讓人們選用來減輕痛苦或擴展意識,這股趨勢將會繼續,難以阻擋。而此書的用意在於,提供出自研究專業而且不帶偏頗立場的藥物資訊,期盼能以科學態度而非意識型態來推動藥物教育。
書中分章說明咖啡、酒精、大麻、快樂丸和各種興奮劑的實際作用、進入身體之後如何代謝、各種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危險,乃至對生理和心理的長期短期影響。這是一本中立的使用指南。它提供實際的用藥安全建議,破除各種藥物迷思,其目的不在恐嚇或教化讀者,而在於用事實來讓人認識「藥物依賴」這回事。(光是把咖啡與酒列為藥物這一點,便令人警醒:日常生活裡還有多少不假思索的行為,其實是出自於大腦受到藥物作用之後的結果。)
接著讀《救救正常人》。這書指出今日美國醫療對於精神疾病的過度診斷,把正常人判定為精神病患,把重度悲傷說成是憂鬱症,把老年健忘判定為輕度認知障礙,而大部分人根據最新定義,其實已罹患了注意力缺失症。
此書分辨精神狀態的「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和18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談論當代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編修過程及其貢獻與缺失。
本書作者20年前參與了前述手冊的第四版編修工作,看見該手冊對於精神醫學造成重大影響,眼看第五版的修訂版增加了更多疾病,提供更多的用藥建議,他擔心精神醫學已經往極端方向發展,現在到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因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獲得許多有效的治療;最糟的時代,則是因為「有太多不需要治療的人卻被過當治療」。
過當治療,指的是不必要的用藥和對於某些精神狀態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對此他感慨:「並非每種失落都需要診斷,也不是每一種問題都有藥可解。生命的困頓艱難,不是靠制式的程序就可以解決。」他自稱撰寫此書是為了懺悔,希望來得及守護正常人不被貼上疾病標籤,也守護精神醫學不至逾越本分。
最後我們讀《聆聽疼痛》。此書檢視疼痛何以在本質上如此難以掌握,並主要以文學作品為例,探討語言中的隱喻、偏移和聯想如何表述疼痛經驗。
這作者是執業醫生,曾罹患罕見的血液疾病,他以醫者與病人的雙重視角,勉力掌握「痛」究竟為何物。而他訴諸的路徑是語言:「疼痛是一種耗盡心力的內在經驗」;「在痛的時候,我們是孤獨的」;「疼痛沒有邊界、形狀和座標。它的難以捉摸,抗拒任何表達的嘗試」;「快樂可以共享,唯疼痛時只有自己。」他舉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詩句為例說,「痛,有某種空白元素」。為了填滿這塊空白,他創造新的想法和語彙,借用隱喻的已知來說明未知,讓語言的「在」,填補事物難以捉摸的「不在」。
在醫學抵達那片空白之前,還有詩、有歌、有小說可做為工具;一旦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便使得疼痛得到寬慰。
把這三書放在一起讀可發現若干共通態度:其一,儘管醫學發展趨勢不可擋,但人們不應把藥物當成唯一的解答。其二,應當嘗試在身與心/外在與內在建立連結。其三,人們應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認識藥物,理解情緒,相信自身就有療癒能力。
把這三書交叉著讀,還出現有意義的交集與對照。譬如,「藥物愈方便,就愈容易用藥過量」這論點出自《救救正常人》,若把它與《藥物讓人上癮》放在一起看,我們不難得出一個見解:若你對藥物依賴,就是把決定權交給你所依賴的物事(藥),那時你便不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再把《聆聽疼痛》提到的說法,「疼痛拒絕被簡單定義及明確說明」,與《救救正常人》的論點並置,我們發現:身心作用的展現極為複雜,但醫學為了快速處理病痛而在許多面向上犧牲了個體的差異性。然而,我們追求個人的獨立與存在價值,不就是因為我們珍惜個別差異嗎?
當藥物科學愈發朝向簡化的方向來面對病痛,文學作品卻往另一端發展——使用更為細緻的隱喻來貼近疼痛經驗。這是意味深長的對照:醫藥的簡化,刪減了人的差異;文學的複雜化,卻增添了人的豐富。
醫學持續前進,但是痛苦也許永遠存在。我們需要服用多少藥物才會不覺得痛?我想說:我們不該像帕夫洛夫實驗裡的那隻狗,一遭受電擊刺激便出現相同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是有縫隙的。痛的時候,如果可以不急著吃藥,如果可以安靜下來,嘗試理解那難以名狀的物事並設法加以描述,這時我們便藉由語言之力拓展了個人世界的邊界。
痛及其帶來的一切,如此轉而成為創造的力量。
好久不見,這些書,和妳詳細的註解,都相當棒,大安以後,定找時間,好好拜讀
大安
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請容我從一個問句開始:「痛的時候,吃藥是最好的方法嗎?」帶著問題,我們直接讀這三本書,看它們能帶來什麼認識和領悟。
先讀《藥物讓人上癮》。這書的導論就挑明了說:現代醫學的進展已可提供許多化學物質讓人們選用來減輕痛苦或擴展意識,這股趨勢將會繼續,難以阻擋。而此書的用意在於,提供出自研究專業而且不帶偏頗立場的藥物資訊,期盼能以科學態度而非意識型態來推動藥物教育。
書中分章說明咖啡、酒精、大麻、快樂丸和各種興奮劑的實際作用、進入身體之後如何代謝、各種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的危險,乃至對生理和心理的長期短期影響。這是一本中立的使用指南。它提供實際的用藥安全建議,破除各種藥物迷思,其目的不在恐嚇或教化讀者,而在於用事實來讓人認識「藥物依賴」這回事。(光是把咖啡與酒列為藥物這一點,便令人警醒:日常生活裡還有多少不假思索的行為,其實是出自於大腦受到藥物作用之後的結果。)
接著讀《救救正常人》。這書指出今日美國醫療對於精神疾病的過度診斷,把正常人判定為精神病患,把重度悲傷說成是憂鬱症,把老年健忘判定為輕度認知障礙,而大部分人根據最新定義,其實已罹患了注意力缺失症。
此書分辨精神狀態的「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界線,回顧巫術、希臘時期、中世紀歐洲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和18世紀歐洲精神之發展,最後談論當代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編修過程及其貢獻與缺失。
本書作者20年前參與了前述手冊的第四版編修工作,看見該手冊對於精神醫學造成重大影響,眼看第五版的修訂版增加了更多疾病,提供更多的用藥建議,他擔心精神醫學已經往極端方向發展,現在到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的時代」——最好的時代,因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獲得許多有效的治療;最糟的時代,則是因為「有太多不需要治療的人卻被過當治療」。
過當治療,指的是不必要的用藥和對於某些精神狀態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對此他感慨:「並非每種失落都需要診斷,也不是每一種問題都有藥可解。生命的困頓艱難,不是靠制式的程序就可以解決。」他自稱撰寫此書是為了懺悔,希望來得及守護正常人不被貼上疾病標籤,也守護精神醫學不至逾越本分。
最後我們讀《聆聽疼痛》。此書檢視疼痛何以在本質上如此難以掌握,並主要以文學作品為例,探討語言中的隱喻、偏移和聯想如何表述疼痛經驗。
這作者是執業醫生,曾罹患罕見的血液疾病,他以醫者與病人的雙重視角,勉力掌握「痛」究竟為何物。而他訴諸的路徑是語言:「疼痛是一種耗盡心力的內在經驗」;「在痛的時候,我們是孤獨的」;「疼痛沒有邊界、形狀和座標。它的難以捉摸,抗拒任何表達的嘗試」;「快樂可以共享,唯疼痛時只有自己。」他舉詩人艾蜜莉.狄金生的詩句為例說,「痛,有某種空白元素」。為了填滿這塊空白,他創造新的想法和語彙,借用隱喻的已知來說明未知,讓語言的「在」,填補事物難以捉摸的「不在」。
在醫學抵達那片空白之前,還有詩、有歌、有小說可做為工具;一旦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便使得疼痛得到寬慰。
把這三書放在一起讀可發現若干共通態度:其一,儘管醫學發展趨勢不可擋,但人們不應把藥物當成唯一的解答。其二,應當嘗試在身與心/外在與內在建立連結。其三,人們應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認識藥物,理解情緒,相信自身就有療癒能力。
把這三書交叉著讀,還出現有意義的交集與對照。譬如,「藥物愈方便,就愈容易用藥過量」這論點出自《救救正常人》,若把它與《藥物讓人上癮》放在一起看,我們不難得出一個見解:若你對藥物依賴,就是把決定權交給你所依賴的物事(藥),那時你便不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再把《聆聽疼痛》提到的說法,「疼痛拒絕被簡單定義及明確說明」,與《救救正常人》的論點並置,我們發現:身心作用的展現極為複雜,但醫學為了快速處理病痛而在許多面向上犧牲了個體的差異性。然而,我們追求個人的獨立與存在價值,不就是因為我們珍惜個別差異嗎?
當藥物科學愈發朝向簡化的方向來面對病痛,文學作品卻往另一端發展——使用更為細緻的隱喻來貼近疼痛經驗。這是意味深長的對照:醫藥的簡化,刪減了人的差異;文學的複雜化,卻增添了人的豐富。
醫學持續前進,但是痛苦也許永遠存在。我們需要服用多少藥物才會不覺得痛?我想說:我們不該像帕夫洛夫實驗裡的那隻狗,一遭受電擊刺激便出現相同反應。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是有縫隙的。痛的時候,如果可以不急著吃藥,如果可以安靜下來,嘗試理解那難以名狀的物事並設法加以描述,這時我們便藉由語言之力拓展了個人世界的邊界。
痛及其帶來的一切,如此轉而成為創造的力量。
好久不見,這些書,和妳詳細的註解,都相當棒,大安以後,定找時間,好好拜讀
大安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zen 寫:slow:
透過不同來源的知識整合與融合,結合親身經驗,可建構具高度說服力之自我知識體系。
藥物使用於治標與救急,在第一時間內,可為患者爭取到短暫之自癒能力啟動機會ˋ,但要痊癒,還是得靠自身全面自癒能力之作動。
支持你整合此三本書所得到之體會。
zen
zen 大,
謝謝您的回應提點。
我得澄清一點:
整合此三本書寫出〈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的體會的人不是我,
是木馬文化總編輯-陳郁馨。
我的文筆不夠好、沒有能力足以寫出這麼好的文章。
很開心看見郁馨主編這篇文,因為她寫出了我想講的話。
我只是貼文和劃記自己認為的重點,和大家分享而已。
文章不是我寫的。
我在貼文的最上方有註明出處: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以上澄清。
慢慢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大安 寫:慢慢:
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好久不見,這些書,和妳詳細的註解,都相當棒,大安以後,定找時間,好好拜讀
大安
大安
好久不見了,你都好嗎?
還有我得澄清一點:
整合此三本書寫出〈藥物不是解答,並非所有的失落都需要診斷〉的體會的人不是我,
是木馬文化總編輯-陳郁馨。
我的文筆不夠好、沒有能力足以寫出這麼好的文章。
很開心看見郁馨主編這篇文,因為她寫出了我想講的話。
我只是貼文和劃記自己認為的重點,和大家分享而已。
文章不是我寫的。
我在貼文的最上方有註明出處:
文╱陳郁馨(木馬文化總編輯) 出處連結: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726
以上澄清。
慢慢
Re: 慢慢分享不藥而癒(與病共存)獲得平靜的方法
搜尋 "2005抗憂鬱劑混吃" 有發生過不幸的新聞
精神藥品和麻醉藥品是可能被用作毒品的兩大來源 (維基百科)
精神藥品和麻醉藥品是可能被用作毒品的兩大來源 (維基百科)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