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與不修,誰更幸福呢?】
一位志向做覺悟者,卻不斷在覺悟的路上吃苦的人,和一個不斷在生活中任由輪迴,卻從未意識到自己的痛苦,並且毫無想要覺悟解脫想法的普通人,您覺得哪種人更幸福?
一個普通人在生活中,他不知道有痛苦,這看起來很幸福。然而實際上他並不是真的不知道他有痛苦。真實的生活中,每個人都知道常有很多令他不愉快的情緒發生,每個人都能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有很多的無奈和衝動,這就是佛家所謂的煩惱。我不覺得世上有誰不知道自己有很多的情緒在煩惱著他。如果有一個人真的沒有煩惱,那我們應該恭喜他,他必是一個擁有幸福的人了。不管他以後能不能覺悟,能不能超生了死,即便他依然在六道裡輪迴,只要他能了無煩惱,那不論他到哪裡,必也是幸福的了。既然他那麼幸福,那又何必另有所求呢?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勸人修行,勸人出離六道輪迴,那是因為痛苦和煩惱困擾著每一個人。如果沒有痛苦和煩惱,那就六道就六道嘛,有什麼好怕的呢?到哪一道都自在不就對了嗎?有什麼好怕的呢?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真實的生活中每個人都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呢!各自有各自的無奈!所以經典才會不斷地勸人要覺悟苦海,要出離煩惱。
而所謂「在追求覺悟的道路上吃苦」,這種人知道自己有煩惱困擾著自己,但他起碼知道有那麼一個出離煩惱的方向值得努力追尋,光這一點就比那些醉生夢死的人高一等了!然而他尚未掌握到出離苦海的心法,因此在追求的過程中依然常常感受到情緒的困擾而痛苦,這痛苦則和那些醉生夢死的人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我要強調一點,這種人起碼知道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可以追尋,這實在是值得大大鼓勵的了。接下來他只要踏踏實實地在研究聖賢心法上用功夫,他終究會得到覺悟者所獲得的大自在。這比那些終日言不及義、醉生夢死的人要明智得多了。
所以覺悟之路上的痛苦,和眾生生活中的痛苦是一致的,沒有誰能高明到哪裡去,但這兩條不同道路走得越遠,差距就越大。今幸有人身,有智者不可不慎。
#普通人也許看起來很幸福
#每個人都能很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有很多的無奈和衝動
#只要踏踏實實地在研究聖賢心法上用功夫
#今幸有人身 #有智者不可不慎。
※引述:張慶祥先生【黃庭禪創辦人】
※摘錄:黃庭禪電子報第255期 (連結: http://www.innerzen.org.tw/htz/eNews/20171121/)
※圖片來源:Photo by Raphael Schaller on Unsplash
#黃庭禪贈書活動
#請至如下連結留下您的相關寄送資料
https://goo.gl/forms/o2RgtNw2RAnTbkch1
我們將免費為您寄送【失落的內心】及【撥雲見日】書本至您指定的地址
(因寄送問題,本活動只限定寄送台灣本島喔)。
讓您,也一起品味幸福內心的味…
#黃庭禪修活動
2019年4月黃庭禪修活動線上報名連結:
https://goo.gl/forms/jHXhIAlYfxVA99Ok2
✅活動期間:2019年4月19日晚上八點起,至4月21日下午三點止。
✅活動地點:2100流星花園會館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水源路坪頂巷8-7號
#Line@
加入【幸福從心開始】Line@生活圈:
我們將會不定時傳送幸福訊息給您喔!
#一起學習心法,#讓生活更美好
Line@:
https://line.me/R/ti/p/%40tws0246r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版面規則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本區以病症體驗交流和心情分享為主 版主和網路志工負有本會授予之權責
管理聲明
使用請遵守以下規定:
1. 本留言板為一公開發言管道,提醒您留言前應謹慎思考,如發言內容涉及相關法律責任,請自行負責。
2. 發言內容請勿提及本人或他人之個人資料,以免您的個人資料遭不法利用,同時亦避免您誤觸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刑責及負擔民事賠償責任。
3. 版主和管理者有權視留言內容是否不當而將其刪除或修改為不公開。
4. 一律設置登入身分 訪客者只能閱讀不能留言。
5. 嚴禁各類廣告 偏激或不雅言辭 人身攻擊 破壞協會 私人募款借貸等言論。
6. 本版將對持續性違規之個人給予暫時或永久封鎖期。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道、果、涅槃,是個人的:你只能親自直見。修到那個層次的人將會自己看見、自己明白,徹底終止對佛陀教導的疑問。如果你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你能做的只是猜測。不管別人怎麽爲你深入解釋,你對它們的知識仍將是猜測。不管是什麽猜測,它必然是不確定的。
這就好比烏龜和魚。烏龜生活在兩棲世界:地面的世界和水中的世界。至於魚,它只生活在一個世界,也就是水中。上岸就會死去。
有一天,烏龜下到水裡時,告訴一群魚,陸地如何好玩。燈光、色彩如何好看,沒有水中的一切麻煩。
那些魚對此十分驚奇,想知道陸地是什麽樣子,於是它們問烏龜:「陸地深嗎?」
烏龜答:「有什麽深? 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有許多波浪嗎?」
烏龜答:「有什麽波浪? 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渾濁嗎?」
烏龜答:「有什麽渾濁? 它是陸地。」
注意魚提出的問題。它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水中體驗來問烏龜,烏龜只好說,不對。
凡夫的心對道、果、涅槃的猜測,與那些魚沒什麽兩樣。
~隆波敦尊者
這就好比烏龜和魚。烏龜生活在兩棲世界:地面的世界和水中的世界。至於魚,它只生活在一個世界,也就是水中。上岸就會死去。
有一天,烏龜下到水裡時,告訴一群魚,陸地如何好玩。燈光、色彩如何好看,沒有水中的一切麻煩。
那些魚對此十分驚奇,想知道陸地是什麽樣子,於是它們問烏龜:「陸地深嗎?」
烏龜答:「有什麽深? 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有許多波浪嗎?」
烏龜答:「有什麽波浪? 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渾濁嗎?」
烏龜答:「有什麽渾濁? 它是陸地。」
注意魚提出的問題。它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水中體驗來問烏龜,烏龜只好說,不對。
凡夫的心對道、果、涅槃的猜測,與那些魚沒什麽兩樣。
~隆波敦尊者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達到超世的聖者之心,儘管也許活在世間,被周圍無論什麽環境所包圍,但它是不可能被世間牽扯、受其擾動、與那些東西混雜起來的。
換句話說,世間的事(得失、貴賤、譽毀、樂痛)不能壓倒它,不能把它拉回到凡夫之心的層次。它再也不能受制於雜染與渴求的力量。
就好比椰奶。一旦你把它擠出椰肉,高溫加熱,熬到把油分離出來,就不能再把它變回椰奶了。無論你把椰油和分出的椰奶放在一起怎麽攪拌,也不能再把椰油變成回椰奶。
~隆波敦尊者
換句話說,世間的事(得失、貴賤、譽毀、樂痛)不能壓倒它,不能把它拉回到凡夫之心的層次。它再也不能受制於雜染與渴求的力量。
就好比椰奶。一旦你把它擠出椰肉,高溫加熱,熬到把油分離出來,就不能再把它變回椰奶了。無論你把椰油和分出的椰奶放在一起怎麽攪拌,也不能再把椰油變成回椰奶。
~隆波敦尊者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得理讓三分,理直氣要柔。
──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藉由外在的事件,來幫助我們自己內在提昇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事件、一個人,甚至是光想到時,內心就有情緒跑出來。
通常的第一個反應會是,都是那個人/事/物 造成我的情緒狀況,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態。
如果您想要開始過得更好更幸福,邀請您試試這個方法:
第一層:升起正念,觀看 自己的狀態、情緒、感受、念頭。
第二層:思維一下,自己的內在,過往是否有類似的經驗發生,而導致當下的情緒。
第三層:回到當下的狀態,您覺得這個情緒,是外在帶給您的比較多,還是內在過去經驗被勾起的感受比較多,比例各自多少。
心寬,世界可以更大。焦慮、恐懼,則容易讓我們關係變得緊張,卡住我們原本可以更好的表現。
邀請您持續的回到正念的練習,有機會看清楚,那些是我們得以掌握的事。那些是我們只能隨緣看待的事。
實體課程,愛自己多一點: https://goo.gl/w6SHZN
Hi Mind 陪伴您 訓練回到當下的能力 https://himind.app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事件、一個人,甚至是光想到時,內心就有情緒跑出來。
通常的第一個反應會是,都是那個人/事/物 造成我的情緒狀況,陷入二元對立的狀態。
如果您想要開始過得更好更幸福,邀請您試試這個方法:
第一層:升起正念,觀看 自己的狀態、情緒、感受、念頭。
第二層:思維一下,自己的內在,過往是否有類似的經驗發生,而導致當下的情緒。
第三層:回到當下的狀態,您覺得這個情緒,是外在帶給您的比較多,還是內在過去經驗被勾起的感受比較多,比例各自多少。
心寬,世界可以更大。焦慮、恐懼,則容易讓我們關係變得緊張,卡住我們原本可以更好的表現。
邀請您持續的回到正念的練習,有機會看清楚,那些是我們得以掌握的事。那些是我們只能隨緣看待的事。
實體課程,愛自己多一點: https://goo.gl/w6SHZN
Hi Mind 陪伴您 訓練回到當下的能力 https://himind.app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因為,抱怨無法改變任何事。
能力比你差的人,才會在背後捅刀,
能力比你強的人,根本懶得回頭看。
能力比你差的人,才會在背後捅刀,
能力比你強的人,根本懶得回頭看。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事實上,佛陀教導我們要“知苦”,沒有教導我們去“斷苦”。煩惱習氣屬於行蘊,行蘊屬於苦的範疇,我們需要如實的知道它們。如:心有貪,要知道有貪;心有嗔,要知道有嗔;心有痴,要知道有痴;心散亂,要知道散亂;心萎靡不振,要知道萎靡不振,等等的。
知道煩惱習氣的意思是不隨順它而被控制,也不與之對抗,而要有覺性(sati正念)的就只是知道,以中立的心去知道。讓煩惱習氣自然的生、住、異、滅,而毫無毒副作用,如果違背它們或是努力對抗,它們會加倍反撲。
我們的心要像在湍急水流中固定了錨的船,既不隨波逐流,也不對抗水流,水就無法覆舟。對於煩惱習氣不迎不拒,是需要通過足夠多的學習才可以明白的。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知道煩惱習氣的意思是不隨順它而被控制,也不與之對抗,而要有覺性(sati正念)的就只是知道,以中立的心去知道。讓煩惱習氣自然的生、住、異、滅,而毫無毒副作用,如果違背它們或是努力對抗,它們會加倍反撲。
我們的心要像在湍急水流中固定了錨的船,既不隨波逐流,也不對抗水流,水就無法覆舟。對於煩惱習氣不迎不拒,是需要通過足夠多的學習才可以明白的。
~隆波帕默尊者(Luang Por Pramote Pamojjo)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你不要試著去造做一些事情,希望所發生的事情會如你所願一般。你應該試著去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心中去想像一些事情應該是這樣或者那樣,希望這件或者那件事發生,或者不發生是心有所圖,祈求。心中有所期望會産生憂慮,它將帶來憎惡。你必須注意你的態度,這是非常重要的。
~德加尼亚禪師(Sayadaw U Tejaniya)
~德加尼亚禪師(Sayadaw U Tejaniya)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人來人往,歷盡滄桑,談愛我已老,談死又太早。
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是帶著點故事,和一些過往的傷痕,每天笑著生活下去的。但往事已成往事,就別讓它再影響到現實,有些人,可能注定就只有深藏在心。
人怕傷心,樹怕傷根。既然留不住,那不如放過自己,好聚好散。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玩不起的年齡。但不管怎樣,在每個年齡,都要活出每個年齡的精彩。
面對困境安之若素,面對苦難甘之如飴,記得要在心情上灑滿陽光,生活,冷暖自知。
人這一生,你還打算花多少時間在浪費!做喜歡的事,說想說的話,過好自己餘生的日子,人生已不易,且行且珍惜,是吧!
早讀,致歲月正青春。
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是帶著點故事,和一些過往的傷痕,每天笑著生活下去的。但往事已成往事,就別讓它再影響到現實,有些人,可能注定就只有深藏在心。
人怕傷心,樹怕傷根。既然留不住,那不如放過自己,好聚好散。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玩不起的年齡。但不管怎樣,在每個年齡,都要活出每個年齡的精彩。
面對困境安之若素,面對苦難甘之如飴,記得要在心情上灑滿陽光,生活,冷暖自知。
人這一生,你還打算花多少時間在浪費!做喜歡的事,說想說的話,過好自己餘生的日子,人生已不易,且行且珍惜,是吧!
早讀,致歲月正青春。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佛陀教導有三項,
第一;「戒」。
第二;「定」要學習這一顆心。
第三;「慧」學習培育智慧的方法,以一顆有素質和正確定力的心來學習身體和心的實相,它只是這樣而已,如果我們懂得這樣修行,那麼道果會自動呈現。
佛陀說沒有人能讓道果生起,而是它自動呈現,佛陀比喻 農夫 有三個責任, 下雨天時就去耕田, 耕耘好了就播種子,接下來就照顧稻草,水多拿出來,缺乏水就加水,時間成熟收成。
佛陀說同樣的比丘們你們有三種責任,學習如何才有良好的戒律,學習如何有正確的定力,學習即是以正確的定力來了解身心的實相,如果做這三項條件,那麼道果自然呈現,就好象稻米自動生出來,沒有人能吩咐稻米生出來,沒有人能吩咐道果呈現,它是自然呈現。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第一;「戒」。
第二;「定」要學習這一顆心。
第三;「慧」學習培育智慧的方法,以一顆有素質和正確定力的心來學習身體和心的實相,它只是這樣而已,如果我們懂得這樣修行,那麼道果會自動呈現。
佛陀說沒有人能讓道果生起,而是它自動呈現,佛陀比喻 農夫 有三個責任, 下雨天時就去耕田, 耕耘好了就播種子,接下來就照顧稻草,水多拿出來,缺乏水就加水,時間成熟收成。
佛陀說同樣的比丘們你們有三種責任,學習如何才有良好的戒律,學習如何有正確的定力,學習即是以正確的定力來了解身心的實相,如果做這三項條件,那麼道果自然呈現,就好象稻米自動生出來,沒有人能吩咐稻米生出來,沒有人能吩咐道果呈現,它是自然呈現。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Re: 強迫症的內觀認知療法~它就是如此~
當初Luang Por Mun 去到東北部時,當時信徒還不認識他,就問長老說為何來此地?長老說他沒有來尋找什麼,他已經不飢餓,意思是說沒有對外境沒有欲望。
我們還有欲望的人,還是在飢餓中,我們有觀察到自己嗎?我們的這一顆心一直都在飢餓中,在飢餓什麼啊!看得出嗎?
身體餓食物,心就餓目標,一直都是飢餓,一下時要這個,一下子要那個,都一直在飢餓中。一旦飢餓就掙扎,當在掙扎時自我就生起,一旦有了一個「我」,那麼就有一個讓我們受苦,即是「我」在苦,背著這個苦起來。
如果我們修行有成績了,修到無我的階段,苦還是存在,但是沒有人在受苦,沒有人在背著苦,就是身和心在受苦,怎麼樣都要受苦,直到有一天蘊結束了,成為阿羅漢放下五蘊歸還給予大自然,那麼就不用在背著苦了。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我們還有欲望的人,還是在飢餓中,我們有觀察到自己嗎?我們的這一顆心一直都在飢餓中,在飢餓什麼啊!看得出嗎?
身體餓食物,心就餓目標,一直都是飢餓,一下時要這個,一下子要那個,都一直在飢餓中。一旦飢餓就掙扎,當在掙扎時自我就生起,一旦有了一個「我」,那麼就有一個讓我們受苦,即是「我」在苦,背著這個苦起來。
如果我們修行有成績了,修到無我的階段,苦還是存在,但是沒有人在受苦,沒有人在背著苦,就是身和心在受苦,怎麼樣都要受苦,直到有一天蘊結束了,成為阿羅漢放下五蘊歸還給予大自然,那麼就不用在背著苦了。
~隆波帕默尊者(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